震有科技戰略市場部總經理張寅在2025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 EXPO)期間表示,2025年開始,低空經濟應用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根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30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預計達2.5萬億元,2035年有望突破3.5萬億元。依托在ICT領域20多年的技術積累,震有科技近年來切入低空經濟新賽道,在戰略布局與生態構建方面實現突破。
張寅指出,低空經濟是涵蓋基礎設施、飛行器制造、運營服務和飛行保障的完整生態系統。震有科技的核心優勢在于通過通信、信息集成與指揮調度技術,打造低空運營的“智慧大腦”,支撐多場景業務落地。
目前,震有科技在低空經濟產品研發上推進兩條主線:一是迭代低空指揮調度系統,定位為“地面樞紐與后勤中樞”,融合飛行調度、設施監控、物資管理與數據分析能力,實現空地全鏈路實時聯動;二是開發面向消費市場的VR無人機觀光產品,作為連接大眾的“空中門戶”,推動低空經濟向文旅與生活方式延伸。
公司通過“地面中樞”與“空中門戶”的雙輪驅動,加速構建低空經濟應用生態。張寅強調,當前低空經濟的關鍵挑戰在于形成可循環的商業模式,需通過多場景示范區推動商業化落地。
震有科技提出“示范區試點—場景驗證—全域運營推廣”的發展路徑,并在廣東河源萬綠湖景區聯合落地粵港澳大灣區首個“低空觀光+旅游”項目。2024年7月,該景區成功組織11198架無人機同時升空表演,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低空經濟與文化消費融合的典型案例。
張寅表示,技術和服務必須經受市場檢驗,真正服務于民生、產業發展和城市治理并產生運營收益,才能形成技術與商業雙重閉環。
在基礎設施層面,震有科技正布局“低空星艦基地”,深度融合低軌衛星通信能力,構建“空—天—地”一體化信息通路。隨著5G-A/6G與衛星互聯網(NTN)融合發展成為趨勢,衛星通信將在未來低空智聯網中發揮關鍵作用。
該體系不僅滿足本地低空樞紐的調度需求,還可依托低軌衛星實現跨區域、長航時的穩定通信與導航,為全國范圍低空經濟運行提供底層支撐。
生態建設方面,震有科技發起成立“低空經濟國際合作聯盟”,匯聚低空制造、飛行保障服務等領域的優秀企業。通過資本投資、產業聯盟與區域合作,已逐步形成“研發+基地+應用+資本”的全鏈條協同模式。
振翅萬億新藍海 400余家上市公司角逐低空經濟賽道
來源:覽富財經網隨著滴滴的正式入局,低空經濟再度引爆市場。企...(719 )人閱讀時間:2025-10-14產業觀察:低空經濟“起飛”還需跨越哪些坎?
多地低空航線開航,低空經濟產業基金持續落地,產業鏈相關企業數...(729 )人閱讀時間:2025-10-13浙江南湖:低空經濟新賽道 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黃彥君 徐夢倩)無人機穿梭在高樓大廈間清洗墻面、直升機航線...(1008 )人閱讀時間:2025-10-11深圳: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最高獎勵不超過3000萬元
9月30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印發《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839 )人閱讀時間:2025-09-3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