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黃河風情線上,起落交錯的無人機表演如同一場空中芭蕾,引得游客們陣陣驚嘆和拍照留念;在廣袤的隴原大地,智能無人機按照預設路線助力農作物田間管理;在中小學興趣課堂,螺旋槳嗡嗡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未來的無限可能,緊緊吸引住孩子們好奇的眼睛;在七里河區自動化多旋翼無人機機場,警用無人機整裝待發……
無論是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是鄉野田間地頭,以無人機行業為代表的低空經濟正讓蘭州市民的生產生活變得更加“立體”。
發力新領域 不斷拓寬無人機應用場景
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其相關產品包括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直升機、傳統固定翼飛機等,涉及居民消費和工業應用兩大場景。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無人機在農業、能源、環境監測、智慧交通等多個領域大顯身手,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低空經濟的迅猛發展不僅催生了無人機操控員這一新興職業,還帶動了無人機執照考取熱潮,甚至舉辦了多次無人機應用技術職業技能大賽,為行業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
當前,蘭州市在研發、生產、應用等方面涌現出了甘肅縱橫嘉業電子信息技術、蘭州萬里航空機電、甘肅紫光智能交通與控制技術等一大批頭部企業,構建起覆蓋原材料、零部件、動力系統、機載設備、導航定位、運營服務等完整產業鏈條。蘭州新區更是規劃出“一港兩環四區”臨空經濟示范區的藍圖。
“近年來,蘭州低空經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甘肅省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王志鵬告訴記者:“我省的生態氣候條件和產業基礎為無人機及相關服務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尤其是在巡檢、環保和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需求日益增長。”
作為甘肅縱橫嘉業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該公司在2021年積極轉型布局低空經濟新領域,并在2022年成功取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隨后,公司又與全球無人機巨頭大疆創新合作,在2024年取得大疆創新行業經銷商資格。
“目前蘭州市的無人機銷售主要依賴于代理商,所有產品均由大疆生產,本地暫無生產能力。無人機產業的技術門檻較高,涉及多項專利技術,這也是蘭州市沒有本地生產企業的原因之一。”王志鵬透露。
盡管面臨這些挑戰,蘭州市無人機行業的從業人員數量已達到約3萬人,涵蓋消費級和行業級無人機操作人員。王志鵬對行業的未來充滿信心,他告訴記者,盡管市場增長速度相對緩慢,但當前的業務重點在于銷售、服務以及人員培訓,預計未來無人機將在更多行業中找到應用,從而推動市場的進一步擴展。
成立研究所 持續響應市場需求
提起蘭州的航空工業,不得不提蘭州萬里航空機電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蘭州航空工業的代表,該公司六十多年一直致力于航空機電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為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低空經濟領域,公司依托航空電機、航空電作動、航空照明、航空電子與控制四大專業,開發了一系列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隨著低空經濟產業鏈的發展,多電、全電化的飛行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公司依據多年來在航空機電產品研發生產的基礎上,成立了無人機技術研究所,著重推進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機電伺服系統的發展。公司具備獨立的設計、制造、生產、試驗、維修能力。目前,公司已為多種無人機配套了襟翼驅動裝置、電動舵機系統、電動起落架系統、電剎車系統、前輪轉彎系統、起/發電系統等,實現了成為無人機系統級供應商。”
布局新賽道 發揮產業鏈頭部優勢
甘肅紫光智能交通與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智能交通領域的佼佼者,也在低空經濟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據該公司總經理張德水介紹:“今年,我們取得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自主研發的蜂巢式無人機場為無人機提供充電和數據傳輸服務,有效解決了無人機飛行時間和距離的限制問題,可應用于智慧城市、應急安防、物流運輸、智慧交通等服務民生的場景中。通過在‘點、線、面’場景中立體布局,使無人機成為獨特的智能工具,并形成大量的數據資產。”目前除滿足交通運輸領域道路監測、交通狀況監測、緊急救援等多種需求外,公司在蘭州、廣元兩地成立了低空自主飛行試驗基地,已推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機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相關軟硬件已面向公安部門日常業務需求進行試點應用。
除了無人機硬件,公司還涉足無人機輔助產品的研發,包括無人機控制平臺和數據分析系統,旨在通過無人機收集的數據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
在特種機器人產業,公司作為工信部認定的甘肅省唯一一家“第二屆特種機器人揭榜推進活動”的榜主單位,引領和協同國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攻關機器人自主導航關鍵技術,搶抓機器人發展機遇,已開發出道路養護特種機器人和特勤任務輔助機器人。
加大人才培育 支持產業集聚發展
蘭州市地處西北,擁有廣袤的土地資源和豐富的自然景觀,非常適合無人機的測試和應用。同時,蘭州市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教育資源,蘭州大學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研究成果涵蓋了無人機技術、航空材料、航空電子等多個方面。這些成果不僅展示了蘭州大學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科研實力,也為蘭州乃至甘肅省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特別是蘭州大學物理與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丁莉蕓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光纖化學和生物傳感器及監測系統方面的研發與應用投入了大量心血。團隊正致力于將這些研發成果轉化為可落地的產品,擴大其應用范圍,以實現更廣泛的技術轉化和推廣。
“低空經濟領域的研發和投入不斷加大,相關技術不斷成熟,無人機發展迅速,在各領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大,行業發展前景好,對專業人才、復合人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我市在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方面還存在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王志鵬指出:“蘭州市在傳統高校和職業教育領域中,與航空低空經濟及無人系統相關的專業設置較少,缺乏校本課程的開發,導致專業人才匱乏。當務之急是提升人才培養能力,提供推動低空經濟和無人系統領域的優質人才支持。”
盡管面臨專業人才匱乏等挑戰,但通過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共同努力,蘭州低空經濟的未來充滿希望。正如王志鵬所言,提升職業教育的教學水平和實訓水平,推動低空經濟和無人系統領域的人才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蘭州正通過多方面的努力,逐步克服這些挑戰,為低空經濟的騰飛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為建設智慧、綠色、安全的城市貢獻力量。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 靜 文/圖編輯丨馬麗
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