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被中央確定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一時間,“低空經濟”“O”“UAM”“AAM”“低空智聯網”等一批新的航空概念,一股腦地向人們襲來。
在國內航空文化尤其是通用航空產業普及程度還不是很高的背景下,人們對原有概念的理解還沒有完全到位,又受到了很多新潮詞匯的沖擊,概念混亂的情況出現了,疑惑困惑的感受產生了。
以往講的“通用航空”和現在提的“低空經濟”,兩者到底是什么關系?有專家解釋說,“通用航空”是從產業層面講的,“低空經濟”是從經濟領域定義的,“產業”包含在“經濟”之中,因此,兩個概念在邏輯上是。就在大家以為專家這種解釋在理的時候,《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了“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的要求,從產業邏輯上把兩者定位為并列關系。這個原本似乎已經回答清楚的問題,現在又被提了出來。
前些年異軍突起的“無人機”與最近幾年炙手可熱的“eVTOL”,兩者到底是什么關系?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像樣的專家出來解釋,所以,疑惑之云一直在業界上空飄蕩。
還有,之前一直說“UAM”,后來怎么又出來了一個“AAM”?兩者又有什么區別與聯系?
在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里,“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因此,在一個新事物出現的時候自然要溯本清源,總會提出這樣那樣涉及基本概念的問題。不過,與快速奔跑的低空經濟實踐相比,那些源自對實踐認識的基本概念有些掉隊跟不上了,導致新的與老的概念、中文與外文術語、專業與通俗說法混合使用,“剪不斷,理還亂”。
其實,概念一時掉隊的現象不是今天單在低空經濟領域才有的,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有,這個領域有那個領域有很多領域都有。想當年,面對外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人一時不知道怎么給它們具體命名。若干年之后的今天,一說“小轎車”“中巴”“大巴”“卡車”,盡管土洋結合,但沒有人不清楚它們的精準指向。還有,網絡剛興起的時候,“英特網”“E-mail”“貓”“蕩”大行其道,讓人聽了一頭霧水。現在一說“互聯網”“電郵”“路由器”“下載”這些,還有誰不清楚說的是什么嗎?
面對低空經濟基本概念一時模糊不清的現象,不用著急,不要較真,更無需大驚小怪。只要能知道個大概就行,關鍵是要付諸行動干起來。當然,盡量把基本概念弄清楚一些總還是有益處的,后續我們接著再聊。
(“鶴遠”系中國AOPA執行秘書長丁邦昕筆名)
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