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具有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產業鏈長等諸多特點,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全球范圍內,美國、日本、英國、德國以及中國等紛紛布局本國的低空經濟,發展低空經濟在全球得到高度的共識。據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40年,作為低空經濟重要發展模式的城市交通(UAM)市場規模可達萬億美元,將成為全球新的經濟增長極。
我國的低空經濟在國家的頂層設計下,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局面。根據《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同比增速33.8%,預計到2026年有望突破萬億元。總體而言,我國低空經濟已經實現了較快發展,除了政策環境持續優化外,航空器制造能力、航空基礎設施等方面也日益提升完善,現代航空產業體系日趨形成;面對全球日益白熱化的競爭態勢,我國的低空經濟已步入搶抓歷史機遇、打造國際新高地的重要歷史時期。
作為一種綜合經濟形態,低空經濟是以各種低空飛行活動為核心牽引,帶來了面向消費者生活方式和面向各種生產活動的生產方式的改變,從而輻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因此,以有人駕駛航空器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的低空飛行活動,就構成了低空經濟發展的“一體”,安全可靠的低空飛行活動是高質量發展低空經濟的前提和基礎。
低空經濟下的“低空”,一般認為是3000米以下的空域。低空經濟的市場經濟規模,一定意義上,取決于低空飛行活動所開展的實際應用場景。當前,低空經濟大致有四大類應用場景。一是消費類應用,包括航空運動、低空觀光與私人飛行等傳統業態;二是作業類應用,主要包括農業植保、電力巡檢、遙感測繪等服務;三是運輸類應用,包括使用中小型無人機提供末端物流配送、使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和有人駕駛航空器開展載人載貨服務;四是社會應急服務類應用,包括航空醫療救援、城市高空消防、通信中繼服務等。每一個具體的應用場景,都將帶來生產效率提升、生產要素激活以及降本增效的實際效應。因此,創新應用場景,就成為低空經濟騰飛的關鍵“一翼”。
低空經濟依托于低空飛行活動,而“低空飛行+應用場景”,要想安全、可持續發展,實現拉動經濟增長的目的,又離不開規范、可靠的服務保障。不管是飛行器起飛降落所需要的通航機場、起降點等航空基礎設施,還是面向低空運營的管理中心、面向空中管理的低空數字物聯網等信息化基礎設施,都構成了推動低空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另一關鍵“一翼”。
因此,低空飛行活動的“一體”,加上應用場景和服務保障的“兩翼”,就構成了低空經濟起飛、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和基礎。為此,需要重點做好五項工作。
一是,加快制定各項標準。圍繞低空經濟的產業鏈,從國家、行業層面,加快研究制定各項標準。除了圍繞低空飛行安全的航空制造、作業規范、應急處置等標準外,針對各地加快建設的航空基礎設施,譬如起降點建設,要盡快出臺相應的指導標準。最近發布的《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場技術要求》團體標準,就是很好的探索。
二是,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低空經濟是“飛出來”的經濟,飛行的穩定可靠性至為關鍵。但是,影響飛行穩定可靠的感知技術、主動避讓技術、飛控技術、元器件等關鍵性核心技術在我國也一直是發展的短板,需要繼續加強研究,不斷提升其技術成熟度和穩定性。同時,要繼續推動中小微型航空發動機、航電系統、航空材料、機載系統等領域關鍵技術升級,圍繞低空感知管控體系和低空信息安全關鍵技術開展研究,健康有序推進要地防御技術創新迭代。
三是,加快航空人才培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低空經濟是高人才附加值行業,高質量發展低空經濟,更是需要高質量的人才。因此,一方面,要根據低空經濟發展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產業發展培養急需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要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尤其是,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主動融入到高校人才教育培養體系中,形成校企協同育人“雙向奔赴”局面。
四是,發揮好各種政策工具的助推作用。一段時間來,從國家到地方,圍繞高質量發展低空經濟,出臺了各項管理、金融、產業等政策,政策的引領作用凸顯。下一步,要積極落實好、用好各項政策工具。管理政策方面,針對空域管理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針對低空領域重要性日漸突出的無人機發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金融政策方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持續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中關于“耐心資本”的論述以及面向低空經濟等特別國債的政策,都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五是,加快基礎研究能力的提升,進一步夯實我國低空經濟的全球競爭力。低空經濟產業鏈涵蓋各類飛行器研發、生產、銷售;各類航空基礎設施包括通航機場、起降點等;各類飛行服務設施包括通信導航及航行情報、氣象服務等,各構型航空器及零部件的保養、維修等,各種航空金融、保險、租賃服務等,綜合了人工智能、衛星導航、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因此,國與國之間關于低空經濟發展水平的競爭,核心還是新興技術、前沿技術之間的競爭。而新興前沿技術的進步,從長遠來說,又需要我們整體基礎研究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加強包括數學、物理等學科在內的基礎研究能力的提升,就尤為關鍵。
(作者:李鐸?陳巍,均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員)
香港低空經濟提速:試點擴大,明年擬推跨境航線
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從試點項目增加到跨境航線部署,香港低...(519 )人閱讀時間:2025-10-14遼寧瞄準三條核心主線 助推低空經濟蓄勢騰飛
搶抓低空經濟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遼寧正在加速行動。...(659 )人閱讀時間:2025-10-13云南低空飛行運營服務有限公司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示要求,云南...(832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低空經濟新里程碑!國內首款大型載客eVTOL下線,沃飛長空商
近日,由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新通航企業——沃飛長空自主研發的國內...(882 )人閱讀時間:2025-10-1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