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作為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正在迎來快速發展階段,低空基建也日益受到關注。近日,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發布了我國首部針對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起降場的技術規范,意味著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具體標準。日前,記者探訪了深圳一處建成不久的低空飛行器起降場。
據記者介紹,廣東深圳寶安區“灣區之翼”起降場是全國首個城市內交通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的起降場,起降平臺直徑距離是30米,給乘客留出10米的安全距離,每次可以滿足一架飛行器的起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未來在城市內交通的起降場建設,單個起降場的形式將會成為主流。
據了解,“灣區之翼”起降場位于寶安中心臨海片區,項目用地面積4500多平方米,整個項目包括了起降坪、機庫、指揮調度中心、候機區、游客服務中心等功能分區。
廣東深圳某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負責人許灌燊介紹,未來,起降場啟用后會有兩個功能,一個是低空的觀光旅游,一個是城市的空中交通。據預計,滿負荷運營每天大概有40到50架次起降,能夠滿足乘客80到100人次。
除了大型起降場的建設,目前在深圳,不少可以滿足低空飛行的起降點已經在運營中。
近日,廣東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要適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礎設施,完善地面起降設施網的建設,其中就包括了按需建設小、中、大型起降場,形成可以兼顧有人機與無人機的起降點網絡。到2026年,廣東省計劃打造世界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高地,低空經濟規模超過3000億元,基本形成廣州、深圳、珠海三核聯動、多點支撐、成片發展的低空經濟產業格局。
廣東深圳:通信與數據為低空安全“保駕護航”
從地面到空中,無人機在起飛之后,通信和數據的保障就成了安全有序飛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未來低空建設的關鍵。
在深圳鹽田區的一個起降場,運行控制部負責人梁進正在根據天氣變化和同事調整當天的飛行計劃。他告訴記者,未來,為滿足無人機常態化運營,起降場的通信網絡設施需要升級到更廣的覆蓋面積和更高的帶寬。
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低空經濟分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正在研發的低空智能融合系統,已經可以監控深圳市內大部分無人機的實時飛行數據,并根據突發情況發出預警。
香港低空經濟提速:試點擴大,明年擬推跨境航線
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從試點項目增加到跨境航線部署,香港低...(520 )人閱讀時間:2025-10-14遼寧瞄準三條核心主線 助推低空經濟蓄勢騰飛
搶抓低空經濟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遼寧正在加速行動。...(660 )人閱讀時間:2025-10-13云南低空飛行運營服務有限公司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示要求,云南...(833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低空經濟新里程碑!國內首款大型載客eVTOL下線,沃飛長空商
近日,由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新通航企業——沃飛長空自主研發的國內...(883 )人閱讀時間:2025-10-1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