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滴滴在其官網發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該季度滴滴實現收入539.49億元,同比增長4.9%;經調整EBITA盈利17.44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2.83億元。
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在業績報告中表示,經過前三季度的持續努力,滴滴的產品競爭力和運營效率都在穩步提升,這使得滴滴在第三季度實現了國內和國際業務的穩定增長。
記者注意到,滴滴已經連續3個季度實現經調整EBITA盈利,其實滴滴在國內市場很早就實現了經調整EBITA盈利,近幾個季度滴滴整體盈利情況的改善則和國際出行業務以及其他業務的虧損收窄有很大關系。
國內市場增長放緩
今年第三季度,滴滴包括中國出行和國際業務市場在內的核心平臺交易量為41.18億單,較去年同期增長15.1%。
從國內網約車市場來看,2024年7月—9月,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分別收到訂單信息10.1億單、10.29億單和9.89億單,共計30.28億單。第三季度國內網約車的訂單量較上年同期的24.38億單同比增長24.2%;比上個季度的28.12億單環比增長7.7%。
從滴滴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來看,今年第三季度滴滴中國出行的總訂單量為31.83億單,約占滴滴平臺總訂單量的77.3%,比上年同期的28.78億單同比增長10.6%,較上個季度的30.04億單環比增長6.0%。
對比不難發現,滴滴在中國出行市場訂單量的同比和環比增速,均低于整體國內網約車市場的同比和環比增速。不過,整體來看,滴滴在中國出行市場的訂單量,最近7個季度一直處于正向增長狀態中。
從GTV(核心平臺總交易額)的角度來看,今年第三季度,滴滴GTV達1009億元,同比增長10.3%,固定匯率下較去年同期增長13.1%,這是滴滴季度GTV首次突破千億。其中,中國出行總交易額為781.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8%,占到總GTV的77.4%,GTV的占比與中國出行訂單量占總訂單量的比例基本一致,僅差0.1個百分點。
今年第三季度,滴滴在中國出行市場實現收入481.84億元,中國出行市場部分經調整EBITA盈利為24.88億元,經調整EBITA利潤率為5.16%。回顧過去8個季度的經調整EBITA利潤率,2023年全年曾一度下滑到2%—3%,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才開始逐漸恢復。
國際市場增長可期
今年第三季度,滴滴在國際市場的總訂單量為9.35億單,環比增長7.35%,同比增長33.4%。在國際出行上,滴滴在過去8個季度,除了去年和今年的第一季度環比增長相對較弱,另外幾個季度的環比增速大多在10%上下浮動。訂單量的增長速度高于滴滴在國內市場的增長速度。
今年第三季度,滴滴國際業務總交易額為227.55億元,同比增長19.7%,固定匯率下較去年同期增長33.4%。
滴滴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通過有效的投資和高效的運營推動了國際業務的持續增長。將繼續關注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等關鍵市場,并且計劃繼續投資國際業務,提高運營效率,以推動國際業務的發展。
需要看到的是,滴滴中國出行市場的利潤情況好于滴滴整體的利潤情況,而滴滴的國際出行業務和其他業務仍處于虧損狀態,滴滴目前的利潤主要來自中國出行市場。
今年第三季度,滴滴經調整EBITA盈利17.44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2.83億元。其中中國出行業務經調整EBITA盈利24.88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4.73億元。國際出行業務經調整EBITA虧損2.96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7.74億元。其他業務經調整EBITA虧損為4.48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9.82億元。
從環比表現來看,滴滴在國際出行市場的虧損在收窄,意味著滴滴在國際出行市場的擴展策略正在逐步奏效,公司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均有所提高。此外,過去幾個季度,滴滴在其他業務上的虧損收窄也非常明顯,為滴滴整體利潤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
滴滴加碼自動駕駛
在財報中滴滴還披露了最近一項重要的人事變動,擔任滴滴CTO長達12年的聯合創始人張博卸任滴滴CTO一職,他仍將繼續擔任滴滴集團班委成員,并兼任自動駕駛公司的CEO,未來張博的精力將專注于自動駕駛業務。
2015年加入滴滴的賴春波將接任滴滴CTO一職,賴春波曾先后擔任滴滴中國網約車業務CTO、平臺治理和安全總經理,以及國際業務CTO,更早之前賴春波曾在百度工作。
另外,10月22日,滴滴旗下從事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和商業化的子公司滴滴自動駕駛,宣布完成C輪2.98億美元融資,該輪融資由廣汽集團領投,滴滴參與。融資資金將用于加大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投入,加速推動首款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量產車落地。
Robotaxi是一項替代網約車的新產品,如果大規模推廣之后,無疑會對滴滴網約車業務產生影響。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記者表示:“滴滴近期這一系列動作,表現出對Robotaxi這項業務的重視。”
其實在2016年,滴滴就在張博的帶領下組建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團隊,致力于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2020年6月,滴滴出行就在上海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在2023年4月的滴滴自動駕駛開放日活動上,滴滴自動駕駛曾發布Robotaxi概念車DiDi
NEURON。在當時的現場演示中,DiDi NEURON獨創車內機械臂,可實現車內外的多種服務,如提行李、遞水、叫醒等。
滴滴自動駕駛COO孟醒當時就表示:“正在結合新能源整車企業的能力,共同定義和量產無人駕駛新能源網約車,已在Robotaxi產品定義、車型平臺選擇及座艙與智駕系統開發等方面合作。首款車型將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
不過,直到今年4月,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共同成立的廣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才獲批工商執照。
滴滴能否如期在2025年實現首款量產Robotaxi下線,值得關注。
“Robotaxi大規模替代網約車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張翔說道。滴滴方面也曾對記者表示,Robotaxi的普及仍有較長的路要走,面臨技術、法規、基礎設施、商業落地和社會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戰,其發展過程將是漸進性的,而非顛覆性的。
而且,目前在運營或者試運營的Robotaxi車隊均為平臺自營車隊,假如以單車20多萬元的造價來算,僅在一、二線城市建立一定規模車隊的單車成本花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收回成本則需要較長的時間。隨著自營Robotaxi車隊規模在各城市建立和擴大,對滴滴的財務影響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振翅萬億新藍海 400余家上市公司角逐低空經濟賽道
來源:覽富財經網隨著滴滴的正式入局,低空經濟再度引爆市場。企...(719 )人閱讀時間:2025-10-14產業觀察:低空經濟“起飛”還需跨越哪些坎?
多地低空航線開航,低空經濟產業基金持續落地,產業鏈相關企業數...(729 )人閱讀時間:2025-10-13浙江南湖:低空經濟新賽道 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黃彥君 徐夢倩)無人機穿梭在高樓大廈間清洗墻面、直升機航線...(1008 )人閱讀時間:2025-10-11深圳: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最高獎勵不超過3000萬元
9月30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印發《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839 )人閱讀時間:2025-09-3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