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無人機送外賣,還是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載人飛行,“低空經濟”一詞正在以一個個具象的形態“飛”入人們的生活,并引發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根據《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5059.5億元,增速達到33.8%。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0644.6億元。
與之相應,保險在低空經濟發展中扮演何種角色逐步成為業內關注焦點所在。對此,業內人士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為保險行業開辟了全新的業務領域與增長點。保險公司應積極在低空經濟發展中扮演多面手的角色,不僅要提供風險管理和保障服務,促進產業發展和創新,還應該起到支持政策實施、增強公眾信心、應對新興風險等作用。
在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低空經濟備受關注。其中,一架擁有16個螺旋槳、可同時搭載兩人的無人駕駛垂直起降航空器格外亮眼。 記者 孫榕 攝
低空經濟引“風”來
據《金融時報》記者統計,自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至少有29個省、市將低空經濟寫入了當地政府工作報告,足見其在政策面上熱度之高。
“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角,以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隨著低空空域政策逐步放開和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低空經濟正在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質生產力。他強調,低空經濟的綜合性不僅體現在天上,更涉及數量眾多的地面制造、保障與服務業態,具有極強的產業帶動能力。
保險正是其中的關鍵一環。
“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為保險行業開辟了全新的業務領域與增長點。”某資深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無人機、直升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低空裝備在物流、救援、運輸等多元場景中的廣泛應用,保險需求也隨之出現。
“無論是在前期試驗階段,還是到后期產品落地,以及針對運貨載人的責任等方面,都有相關的保險保障需求。”該業內人士舉例道,比如,對于無人機和直升機等低空飛行器的機身損失風險,機上第三者或地面第三者可能遭受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風險。
從當前實踐情況來看,我國現有的低空經濟保險主要集中在無人機領域,且主要集中在無人機消費市場,產品以機身險和三者險為主。根據《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2024年1月1日起,使用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非經營性飛行活動,應當依法投保責任保險。
當然,低空經濟的發展為保險行業帶來的機遇并不僅限于保險業務層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表示,新技術的運用也有助于保險公司更準確地評估風險,優化產品設計。
險企布局低空經濟
今年4月,全國首個無人駕駛航空器第三者責任保險示范性條款正式發布。
據金融監管總局深圳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條款主要為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操控人員在使用、操控無人駕駛航空器過程中因意外事故對第三者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導致的經濟賠償責任提供保險保障,并附加了急救費用墊付擴展條款、無過失賠償擴展條款、不符合產品操作要求除外條款、噴灑及空投作業除外條款、隱私除外條款、精神損害除外條款等6個附加條款,為無人駕駛航空器行業加速發展和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切實保障。
行業層面,各險企也在蓄勢發力,積極布局相關領域業務。
4月12日,平安產險創新推出“平安低空經濟護航者”綜合保障方案。該方案在保障常規財產及責任風險的同時,聚焦職業過失風險、產品質量缺陷和網絡安全等延伸風險,以及研發場景、城市治理、物流配送和人員運輸等多應用場景風險。
7月,國內首款服務低空經濟的專屬保險產品——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保險(以下簡稱“低空保”)正式落地。據人保財險有關負責人介紹,“低空保”可為低空飛行器提供財產損失、第三者責任、上機人員責任等主要風險保障,并覆蓋鏈路丟失、操作失誤、外部撞擊等特殊風險,破解低空經濟發展缺少專業風險研究和專屬保險保障的難題。據悉,人保財險將持續為低空飛行器的研發、制造、銷售、使用等全鏈條,提供全方位、個性化、定制化的保險服務,精準滿足低空經濟發展過程中衍生出的風險需求,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不久前舉行的服貿會上,中再產險與太保產險共同掛牌成立“低空經濟產業保險研究中心”,旨在進一步加強低空經濟產業保險系統性研究,提升保險行業服務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如何化解“滯后”難題
雖然低空經濟保險仍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前景不容小覷。不過,業內人士認為,與日新月異的低空經濟相比,保險市場明顯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
某無人機保險專業服務商負責人在受訪時就提到,一方面,低空經濟太“年輕”了,該行業不像其他傳統行業有比較成熟穩定的運營周期和龐大的數據,由此造成理賠數據和后端建設數據庫清單樣本量有限,無法精準定價保險產品。另一方面,低空經濟涉及的保險產品,顆粒度較粗,難以準確界定,導致客戶在使用過程中無所適從。比如,在新疆給棉花田打農藥的無人機與在海南對石油管道巡檢的無人機,兩者飛行平臺、作業場景、使用習慣都是截然不同的。對于險企而言,很難準確去做細分界定,只能在顆粒度很粗的情況下,提供保險產品,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
與此同時,低空保險所面臨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產業鏈環境不成熟、市場接受度較低等問題也頗為突出。
對此,上述人士建議,對于保險企業而言,在產品創新方面,要在“學中干”,從開發低保額的基本險種入手,不斷拓寬險種的種類和覆蓋面;在優化理賠服務、提供增值服務方面,要給予低空經濟產業更多的關注與理解。此外,也可通過拓寬合作面、創新營銷推廣等方式,使應用市場更加了解低空保險的重要性,進而吸引更多的承保主體加入。
“保險行業在低空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扮演一個多面手的角色,不僅要提供風險管理和保障服務,還應該在促進產業發展和創新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
責任編輯:楊喜亭
機構:低空經濟行業日漸走向成熟
據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消息,2025年10月14日是第56...(504 )人閱讀時間:2025-10-15創新成果接續落地 低空經濟商業化進程提速
????10月13日,據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795 )人閱讀時間:2025-10-15甘肅公航旅集團與都江堰市座談交流 合作培育低空經濟發展新動能
10月13日,甘肅公航旅集團與都江堰市圍繞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1006 )人閱讀時間:2025-10-14石家莊市人大代表建議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 攥緊全鏈條發展核心向
在石家莊裝備制造產業園空中交通指揮大廳,工作人員監控無人機高...(844 )人閱讀時間:2025-10-13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