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道義 編輯/馬媛媛)今年,低空經濟正在加速“起飛”。公開信息顯示,中央空管委即將在6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同時,全國首例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以9.24億元的價格于日前成功拍出。
低空經濟是指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提出“低空經濟”概念;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打造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低空經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作為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低空經濟保險也備受關注,業界稱其為“空中車險”。瑞再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三成以上的財產保險公司已開展相關業務。而多家頭部財險公司近日也向表示,正積極布局低空經濟保險。
可以看到的是,對于低空經濟帶來的保險機會,目前已有相關險企先手布局,推出了相關產品和服務。
太保產險至今累計為無人機客戶提供超過200億元的風險保障,并積極參與風險保障、行業標準制定乃至產業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工作。今年10月份,太保產險發布了無人機業務發展三年戰略規劃,制定了公司未來三年的重要發展指標,明確了四大重點任務和三大專項計劃。
平安產險深圳分公司也于今年推出“平安低空經濟護航者”綜合保障方案,并簽約首單低空領域政府救助保險。
人保財險相繼在廣東和浙江簽發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保險保單。中再產險與太保產險共同發布“低空經濟第三者責任險”保險創新成果,并共同成立“低空經濟產業保險研究中心”,旨在進一步加強低空經濟產業保險的系統性研究,提升保險行業服務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不過,瑞再研究院也認為,鑒于低空經濟實際應用場景更為豐富,且eVTOL和無人機等領域技術迭代速度更快,因此其風險狀況更為復雜。同時,低空經濟面臨的法律責任風險也較為復雜。低空經濟涉及新興法律范疇,但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低空經濟相關知識產權、侵權責任、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專屬法律條例,因此相關領域的法律問題或糾紛主要參考一般性法律,這也為保險公司開發相關產品及后續定損帶來挑戰。
但可以肯定的是,低空經濟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根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