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1月16日在廣東深圳閉幕。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個采購團參觀采購,意向成交金額突破1200億元。本屆高交會還首次設置“低空經濟”專場,從產業協會到氣象部門,打出“組合拳”,為低空經濟發展“護航”。
執行搜救任務的無人機如何自動換電?承擔消防救援任務的無人機如何與救援人員聯合“作戰”?飛入復雜微小空間,無人機如何“拜托”衛星定位進行AI識別和安全飛行?本屆高交會,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以問題清單的模式,通過產業聯盟發起共同答題,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氣象監測預警技術,直接影響低空經濟的發展。在本屆高交會上,首次亮相的“低空經濟氣象服務”專區,集納了20多家國內氣象科技企業的最新科研產品。
在2024年的高交會上,深圳氣象創新研究院與這些企業簽約成立產業鏈聯盟,組團為采購者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深圳氣象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蔡銀寅介紹,目前,低空經濟發展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大量的基建需求處于沒有成熟的方案來供給的狀況,很多企業也在摸索中前進。集群產業鏈上的企業,以集約化發展的方式,提供更快捷、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