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第二屆低空經濟氣象前沿科技研討會上了解到,我國在高精度低空航路危險天氣智能感知和預警關鍵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中國氣象局邊界層氣象重點創新團隊發展了關鍵湍流特征參數高精度協同反演算法,實現了無人機顛簸的提前15分鐘準確預警,為推動我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氣象科技動能。
合肥市低空氣象服務平臺
近年來,隨著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工業巡檢、低空文旅等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低空飛行安全保障已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氣象條件是影響低空飛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受城市熱島、建筑繞流、人為熱源與復雜地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大氣邊界層風場結構復雜,微尺度天氣現象頻發。據統計,近三分之一的低空飛行安全事故與航路危險天氣有關。
此前,非管制空域航路端到端高精度航路危險天氣預警能力存在不足,針對這一痛點問題,中國氣象局邊界層氣象重點創新團隊開展科研攻關,取得重大進展。團隊基于多源地基遙感垂直觀測資料,發展了關鍵湍流特征參數的高精度協同反演技術,構建了覆蓋我國關鍵區域、具備全天候和分鐘級分辨率的低空湍流特征參數數據集,系統揭示了低空湍流演變特征及影響機制,為低空航路危險天氣飛行早期預警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在此基礎上,團隊研發了垂直起降點上空無人機低空顛簸短臨預警模型。該模型通過捕捉多尺度湍流特性,挖掘風場空間結構與時間演化規律,可實現對無人機顛簸的提前15分鐘精準預警,助力無人機路徑動態優化與應急響應決策。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郭建平介紹,該方法顯著提升了對低空湍流變化的預測精度與穩定性,支撐無人機起降安全預判、載荷穩定性控制,為低空航路規劃、飛行安全提供堅實氣象科技支撐。
移動邊界層廓線觀測平臺
據悉,本屆低空經濟氣象前沿科技研討會還同步發布了“安徽江淮邊界層大氣參數數據集”“合肥低空氣象服務平臺”兩項創新成果,標志著我國在非管制空域航路危險天氣精準識別和早期預警方面初步形成業務能力,實現了從概念探索到低空航路危險天氣感知和預報預警的全方位、多維度的創新進展,充分展示了氣象保障低空經濟的廣闊前景。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原標題:《低空航路危險天氣智能感知和預警技術實現突破 可提前15分鐘預警無人機顛簸》
作者:張藝博
頭部主機廠訂單激增 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價值凸顯
近日,沙特阿拉伯的自動化智能科技企業FrontEnd、機場運...(749 )人閱讀時間:2025-09-25利用技術優勢搶灘低空經濟 中國電信全國齊出組合拳
來源:低空新途陳聆聽/文2025年9月,安徽蕪湖舉行低空經濟...(833 )人閱讀時間:2025-09-23以史為鑒啟新程:媒體管家上海軟聞開展"勿忘國恥,砥
2025年9月18日,在"九一八"事變9...(549 )人閱讀時間:2025-09-18廣西低空經濟“起飛” 老牌車企“進軍”新賽道
(陳梅)日前,在廣西柳州市,一架無人機迅速升空,發出陣陣嗡鳴...(678 )人閱讀時間:2025-09-18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