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長三角低空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工作機制11月7日在江蘇蘇州啟動,加快推動建設長三角地區低空產業的協同創新發展新高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長三角地區之間的部門協同和中央企業與地方的聯動,推動技術裝備、創新平臺、應用場景等六大協同創新。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低空裝備制造產業、特色應用示范、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創新、低空產業人才發展四大高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推進長三角低空產業協同創新發展重點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強化制度銜接、二是強化政策協同、三是強化標準貫通。加快形成戰略合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發展,建立更加便捷的現代化低空物流和交通運輸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時表示,把長三角低空產業“蛋糕”做大做好的關鍵核心就是“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未來,我國將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低空產業的區位優勢和和資源稟賦,構建協同體系,培育低空產業長三角模式,形成示范效應。 長三角發展低空產業優勢得天獨厚
長三角地區除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在發展低空產業上也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活躍、開放程度高、創新能力強、工業基礎好的地區,而低空經濟又是涉及多產業交叉、融合的產業業態。數據顯示,這里不僅集聚了全國50%的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頭部創新企業,還擁有全國70%的民用航空體系人才和超過300家低空產業鏈配套企業。
2023年以來,不少長三角城市把低空產業作為搶占未來競爭高地的關鍵。從低空設施的研發制造到低空飛行的運營服務和空間載體,再到配套供給和人才資源,一系列的政策舉措和示范應用初顯成效,低空經濟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延伸完善。 我國低空產業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近年來,我國低空產業技術、產品和模式不斷創新,各地積極探索布局,總體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共424家企業完成登記注冊,備案產品1075種,保守估計5年內無人機數量將突破千萬架,產業競爭優勢已初步顯現,且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此外,據了解,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領先水平也為低空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二司司長徐春榮介紹,我們制定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生產管理若干規定》,建設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產品信息系統,加強無人機制造行業管理和服務。推動5G、衛星互聯網、北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低空裝備融合創新。
專家預計,2025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億航智能發布VT35新品 低空經濟商業化加速起飛
記者獲悉,億航智能10月13日全球首發新品VT35(復合翼構...(988 )人閱讀時間:2025-10-14滴滴入局低空經濟 產業資本加速搶占“空中的士”賽道
近期眾多鋰電廠商,包括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創新航科技...(680 )人閱讀時間:2025-10-13活力中國調研行|低空經濟重塑湖北竹山發展版圖
金秋時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麻家渡綠松石小鎮上的竹山通用機場...(687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中科星圖:低空經濟戰略西寧落地,攜手產業伙伴共建“一網統飛”
9月26日,中科星圖(688568)牽頭舉辦的2025星圖低...(858 )人閱讀時間:2025-09-3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