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無人機產業是當前低空經濟的關鍵支柱。2022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達1196億元,同比增長37.63%。其中,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達727億元,占比61%;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469億元,占比39%
●飛行汽車被認為是低空經濟的發展前沿和新熱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eVTOL
建議
●一方面需持續加快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優化完善空域使用審批程序,提升低空空域使用的便捷性;另一方面行業發展需要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一起打造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打通低空空域規范運用的關鍵環節
●政府做好政策保障,利用“看得見的手”推動產業發展
●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提高低空經濟的競爭力,積極探索“低空+”應用場景
3月30日,一場圍繞“低空經濟創新實踐”的探討在成都科學城展開?!暗涂战洕l展,首先是要飛起來,只有飛起來才能熱起來,低空經濟才能真正火起來?!钡谄邔们迦A—四川科技成果對接活動上,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無人機智能交通技術中心主任張建平作主題演講時拋出這樣一個觀點。
今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低空經濟”概念股在資本市場爆發。多種跡象顯示,低空經濟“火”了。但在不少參加活動的專家和從業者看來,低空經濟離真正“火”起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萬億級市場已開啟 無人機產業是關鍵支柱,飛行汽車是發展前沿
什么是低空經濟?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飛行汽車動力研究中心主任張揚軍給出這樣的解釋: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航空器為主要載體,涵蓋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各種低空飛行活動的綜合經濟形態。
簡單來說,低空經濟是以低空飛行器為載體,輻射延伸出的新興經濟,主要包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無人機、直升機、傳統固定翼飛機等。在張揚軍看來,低空經濟通過科技創新,將傳統二維地面經濟拓展為三維立體經濟,成為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成長空間大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低空經濟的規模到底有多大?根據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到2030年,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將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現場多位專家指出,無人機產業是當前低空經濟的關鍵支柱。張建平分享了一組數據:2022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達1196億元,同比增長37.63%。其中,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達727億元,占比61%;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469億元,占比39%。
“工業級無人機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痹诔啥伎v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任斌看來,以工業級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數字經濟是低空經濟最快速能見效、出成績的領域。
飛行汽車則被認為是低空經濟的發展前沿和新熱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eVTOL。這個賽道有多熱?作為國內eVTOL的龍頭企業,億航智能副總裁張宏分享道,作為未來空中交通產業的細分領域,eVTOL是最熱門的賽道,吸引了包括一批初創型科技企業、傳統汽車和飛機廠商參與,截至2022年10月的統計,全球參與eVTOL研發的企業約有300家。
“低空經濟引領已由消費級無人機變為工業級無人機,2030年左右飛行汽車增速將超越工業級無人機并以指數級趨勢主導低空經濟的發展。”張揚軍說。
發展問題如何破解 政府做好政策保障,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雖然低空經濟現在概念很火,但在不少參加活動的專家和從業者看來,要真正發展起來還面臨很多問題。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教授、成都市航空航天產業聯盟監事長嚴月浩認為,低空經濟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要素,場景是根本,空域是關鍵,技術是支撐,法律規章標準是保障,安全是底線。
空域是多位專家和從業者提到的一個關鍵?!皼]有可以飛行的空域,低空經濟就是空談。”任斌提出,一方面需持續加快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優化完善空域使用審批程序,提升低空空域使用的便捷性;另一方面行業發展需要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一起打造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打通低空空域規范運用的關鍵環節,共同推動低空數字經濟助力社會治理水平提升。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讓飛行汽車“飛起來”不難,但“能飛多遠”卻仍然是個問題。張揚軍認為,飛行汽車要發展,還需闖關動力、平臺和交通三大關鍵技術領域。
無人機等飛行器的交通管控是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張建平認為,空域管理精細化水平低導致“無路飛”、無人機態勢感知難導致“看不見”、引導控制能力弱導致“管不住”是無人機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他建議,地方政府牽頭建立一個集無人機監管服務運營于一體的統一平臺。
“當前低空經濟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在頂層設計和技術端兩個方面?!眹涝潞普J為,在頂層設計方面,低空經濟新興業態的法律法規尚未健全,通用航空機場建設、管理長期沿用航空運輸機場標準,低空經濟統計標準體系缺失;在技術端,核心零部件國產化能力需提升,無人機安全、續航、載重等短板仍存在,飛控、避障、故障診斷等關鍵核心技術需要突破,低空網絡服務需優化。
對此,他建議,政府做好政策保障,目前國家、行業、地方等標準多為空白,利用“看得見的手”推動產業發展,如組建“教+產+研”聯盟、提升社會認知度、強化頂層設計以激發經濟活力、增加財政激勵政策鼓勵企業落戶。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提高低空經濟的競爭力,積極探索“低空+”應用場景。此外,還應加強低空經濟相關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低空經濟的人才儲備和競爭力。
億航智能發布VT35新品 低空經濟商業化加速起飛
記者獲悉,億航智能10月13日全球首發新品VT35(復合翼構...(990 )人閱讀時間:2025-10-14滴滴入局低空經濟 產業資本加速搶占“空中的士”賽道
近期眾多鋰電廠商,包括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創新航科技...(680 )人閱讀時間:2025-10-13活力中國調研行|低空經濟重塑湖北竹山發展版圖
金秋時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麻家渡綠松石小鎮上的竹山通用機場...(687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中科星圖:低空經濟戰略西寧落地,攜手產業伙伴共建“一網統飛”
9月26日,中科星圖(688568)牽頭舉辦的2025星圖低...(858 )人閱讀時間:2025-09-3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