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日前公開征求意見。
其中,發展目標為短期目標(1~3年):完善基礎設施,吸引企業入駐,初步形成產業鏈
完成規劃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建設臨時起降點、通航機場、省級綜合飛行服務站分站等,建立低空空域管理與服務系統的基本框架,實現低空空域的初步管理和監控,為通航飛行提供航空氣象、情報、告警和協助救援等服務保障,明確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通過政策引導,促進航空制造、運營服務與維修保養企業集聚,初步形成閉環產業鏈,為后續的產業鏈發展打下基礎。
中期目標(3~5年):形成產業集群,擴展應用場景,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依托文昌通用機場和已有產業設施,構建完善的低空產業鏈框架,包括低空飛行器制造、運營、維護和培訓等環節,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加大在低空飛行器技術、低空感知技術、低空運營服務等方面的研發投入,建立低空產業創新中心,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發展,拓展低空經濟的應用領域,如低空旅游、跨海運輸、環境監測等。通過產業集聚、技術創新、場景擴展,將規劃區建設成為全省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遠期目標(5~10年):發揮集聚效益,打造低空經濟標桿,成為海南省空天數據基座和低空裝備出海高地
通過技術創新與政策引導,實現低空經濟全產業鏈深度整合,實現主導產業集群規模化發展,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顯著的發展格局,形成明顯產業集聚效應,成為行業標桿,成為海南省空天數據基座和低空裝備出海高地。依托已有航天優勢和旅游資源優勢,帶動航天裝備制造和生態旅游康養產業持續發展,實現“產園融合”“產城融合”,助力文昌市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城市。
《文昌市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顯示,此次產業定位是依托文昌國際航天城的資源優勢以及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聚焦航空航天裝備配套、通用航空產業,統籌航空物流服務、低空文旅等產業,構建“低空經濟+航空航天+文旅康養”的低空復合產業體系,突出應用場景需求牽引,“以點帶面、以場帶產”,通過“一園輻射、兩產賦能、三海協同、四場景”拉動,實現場景拉動到飛行保障到整機制造產業的協同發展,打造海南省空天數據基座和低空裝備出海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規劃建設范圍主要為華僑經濟區管委會持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土地及周邊連續區域,規劃建設范圍規模1244公頃(1.87萬畝),為未來開發建設的重點區域,此外,統籌文昌市低空空域資源,將馮家灣、龍樓、翁田、鋪前及其他陸地和海上臨時起降點一并納入規劃建設范圍。根據《文昌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建設范圍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
億航智能發布VT35新品 低空經濟商業化加速起飛
記者獲悉,億航智能10月13日全球首發新品VT35(復合翼構...(988 )人閱讀時間:2025-10-14滴滴入局低空經濟 產業資本加速搶占“空中的士”賽道
近期眾多鋰電廠商,包括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創新航科技...(680 )人閱讀時間:2025-10-13活力中國調研行|低空經濟重塑湖北竹山發展版圖
金秋時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麻家渡綠松石小鎮上的竹山通用機場...(687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中科星圖:低空經濟戰略西寧落地,攜手產業伙伴共建“一網統飛”
9月26日,中科星圖(688568)牽頭舉辦的2025星圖低...(858 )人閱讀時間:2025-09-3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