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觀新聞
今年進博會上,虹橋國際低空經濟產業園(長寧園、青浦園)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分論壇暨2024“虹橋HUB大會”上正式揭牌,四家低空經濟企業擬落地長寧東虹橋片區。
與此同時,直升機龍頭企業捷德航空,“上海eVTOL五小龍”磐拓航空在長寧東虹橋片區持續發展,航空產業在東虹橋形成集聚效應。低空經濟是長寧著力發展的產業新賽道,目前都有哪些布局?未來將是怎樣的圖景?讓我們一起來看。
從傳統通航到新興通航
何為低空經濟?業內共識是3000米高度以下,以飛行活動為牽引,衍生出的經濟形態的總和。其中既有以固定翼、直升機等有人駕駛航空器為代表的傳統通用航空,也有以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飛行汽車等新型航空器為代表的新興通用航空。
捷德航空成立于2012年,總部位于長寧東虹橋片區,是全國領先的創新型低空經濟綜合服務提供商。公司成立之初,低空經濟尚未形成經濟形態,更多是基于傳統通用航空的概念,業務涵蓋直升機的銷售與租賃、運行與代管、維修與改裝,以及飛行與維修培訓等服務。經過十余年發展,捷德航空在通用航空領域形成了明顯的領軍地位。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H225機型機隊,同時也是空客下一代直升機H160機型全球最大訂單持有人,在細分市場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建成捷德集團空客授權服務中心,成為大中華區唯一同時具備H225、H145、H135和H125機型最高級別定檢能力的空客直升機授權服務中心,展現了強大的行業實力與技術優勢。
H225模型
直升機能做什么?打“飛的”,在市中心樓頂停機坪降落只是其中一種用途,直升機還在一系列與生活緊密相關的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就像醫療劇《CODE BLUE》(緊急救命)中的醫療直升機一樣,捷德航空直升機機組常年活躍在應急救援的工作中。
展望未來,捷德航空將繼續依托虹橋這座橋頭堡,聯動長三角,打通雙循環。公司總部位于上海長寧,人才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顯著,在江蘇蘇州、浙江寧波等地設有基地,能夠開展更加多樣化的業務;與此同時,公司在愛爾蘭成立了租賃公司,其子公司德盛通航的海外運營資質也已完成審批。這將助力其進一步拓展國際業務,在海外開展直升機應急救援、短途運輸、醫療救護和通航作業等多項服務。
如果說捷德航空是東虹橋片區傳統通航的代表,那么磐拓航空則是新興通航的代表。公司成立于2019年,于2021年推出eVTOL飛行器概念設計PANTALA Concept H,于2022年發布二分之一縮比驗證機T1的首飛視頻,被譽為“上海eVTOL五小龍”。近日,公司也帶著產品在“未來出行”首展上亮相。
長寧正在通過引進“鏈主企業”,進一步培育低空經濟這一新質生產力。計劃落地長寧東虹橋片區的四家企業既有傳統通航又有新興通航,將進一步拓展長寧的低空經濟產業鏈。
其中,中國技術研究院將在長寧設立航天九院低空經濟項目公司,專注于承擔機載終端飛控平臺研發和無人機交易平臺等功能。近日,九院發布了新一代智能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九天航馭”,專注于解決高密度飛行、空域開放和低空安防反無問題。
上海通用航空行業協會將在長寧設立虹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專注于為低空經濟產業提供智慧支持、能級助推與創新引領。
中科天域低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將圍繞無人機遙感網動態監測、航空航路規劃以及空天信息科普研學持續布局,推動華東地區低空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運營,加速布局低空遙感監測網、低空公共航路網、低空產業人才培訓、無人機研學賽事等低空產業鏈發展。
東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是中國001號粵港直升機跨境飛行許可企業,將在長寧設立華東區域的運營總部,專注于構建低空出行運營網絡,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更多航線運營和商業化場景的落地。
以東虹橋為關鍵承載區 培育新質生產力
低空經濟是當下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口。據中國民航局的數據,預計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更將達到3.5萬億元。
面對重大的產業機遇,長寧區將以東虹橋片區為關鍵承載區,進一步統籌所轄程家橋街道、新涇鎮、臨空園區的資源和優勢,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長三角低空經濟總部集聚區。東虹橋片區作為上海唯一的臨空經濟示范區,是亞洲公務機展的常設舉辦地,擁有虹橋機場旁的警用航空基地和直升機航線等資源,已入駐東方航空、、捷德航空等多家航空企業總部,民航華東局、空管局、市航空學會、通用航空協會、無人機產業協會、國際航空仲裁院等航空功能機構,航空產業集聚效應顯著。
在具體措施上,東虹橋提出了“一園區、兩經濟、三場景、四中心”,即建設一個低空經濟產業園,借助總部經濟和數字經濟兩大賦能,逐步打造通航、工業、文旅三個應用場景,建設低空經濟的適航中心、創新中心、人才培訓中心和保障中心,旨在發揮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助力上海成為“天空之城”。
東虹橋集團產業發展事業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下低空經濟的發展亟需解決凈空問題,建立智能化管理體系,長寧具有數字經濟的資源稟賦,有機會在該領域中取得突破。隨著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的建成,日后會有越來越多場景得以實現,“低空飛行更適合在河流和綠化帶之上開展,未來我們或許可以乘坐eVTOL,掠過長寧外環林帶,沿著蘇州河飛行,從空中欣賞上海的城市風光。”
部分圖片來源于臨空園區及企業
撰稿/攝影:毛奕云
編輯:程 前
責編:高 琴
廣州打造全國首個“人力資源服務+低空經濟”產業融合發展聯合體
近日,廣州在大灣區(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創新中心成功舉辦一場聚...(858 )人閱讀時間:2025-10-15錨定低空產業!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在增城召
10月10日,以“安全筑基·領航未來”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低...(643 )人閱讀時間:2025-10-13從賽場到秀場:UTO悠途上海時裝周首秀開啟“戶外貼身第一層”
2025年10月12日,上海時裝周的舞臺上迎來了一位特殊的“...(842 )人閱讀時間:2025-10-13金山區聚焦“研發、制造、應用”全鏈布局 加快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一是構建協同發展產業生態。牽頭組建“華東低空經濟產業聯盟”...(844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