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政邦智庫研究員 高明勇
當下,“低空經濟”炙手可熱,被媒體稱為“振翅起飛”,不僅引發了“區域競爭”,也在促成“區域合作”。
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一方面,大量資本密集涌入“低空經濟”賽道,另一方面,從粵港澳大灣區到長三角,從中原到東北,多地紛紛搶灘“向上看”, 爭相打造“低空之城”。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低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指出要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局中加快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形成新動能新優勢。那么,“低空經濟”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三年是“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關鍵期,不少地方先后發布三年發展規劃。以“明星城市”蘇州市為例,按照“規則先行、場景牽引、市場導向、技術保障、安全第一”的發展思路,“正全力爭創全國低空經濟示范區”。報道顯示,蘇州的目標是到2026年聚集產業鏈相關企業1000家,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未來三年,“低空經濟”如何“示范”?
近日,鳳凰網政能亮、政邦智庫團隊分赴江蘇省蘇州市,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等地調研,現場感受“低空經濟”的真實運行。
一、低空經濟“七問”
近兩年,“低空經濟”相關政策迅速升溫。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低空經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發文指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如果眼光更為長遠,早在2010年,《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劃定路線圖,2016年,國辦印發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對通用航空業發展提出指導意見,引發了通航改革熱潮。
按照慣常理解,“低空經濟”,是指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低空空域,通常指距地面垂直距離1000米以內的空間范圍。
顯然,“低空經濟”被賦予更高的期待,作為新興產業,被認為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同時,也被很多城市視為提升競爭力的戰略方向之一。
目前絕大多數省份都先后出臺了“低空經濟”的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行動方案以及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不少城市也相應推出具體方案。北京市提出,將建立大興機場與雄安新區,首都機場與天津、廊坊等地區的通勤航路航線,探索應用新業態。廣東省提出,鼓勵利用直升機、eVTOL等低空飛行器探索拓展空中通勤、商務出行、空中擺渡、聯程接駁、跨境飛行等低空新業態。
截至2023年,中國注冊無人機數量達126.7萬架,同比增長32.2%;無人機飛行時長達2311萬小時,同比增長11.8%,中國共有無人機設計制造單位約2000家、運營企業近2萬家。
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同比高增33.8%;預計到2026年,有望突破萬億元,2021-2026年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約29.6%。
與此同時,也有觀察人士認為,地方發展“低空經濟”面臨飛不起、落不下、管不住、用不好四大困境。
此次調研,我們更關心的是“低空經濟”的一系列“現實問題”:
1、技術創新是直接驅動力,科技創新到了什么程度?
2、從“產業融合”到“生產制造”,相關轉化如何?
3、產業的蓬勃發展,在“應用場景”上有何障礙?
4、該如何平衡“低空經濟”與空域管理、氣候變化的關系?
5、如何借鑒其他產業發展的經驗,在行業標準上實現同步?
6、一個迅猛發展的產業需要大量的人才,如何培養?
7、一個“萬億賽道”不可能是孤立的市場,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哪些借鑒?
二、城市如何破局
為什么是蘇州?就目前“低空經濟”發展態勢看,如果說深圳代表領先一步的“高地”的話,那么以蘇州為代表的特大城市則更具示范意義:積極主動破局,凸顯后發優勢,聯動周邊區域。調研發現,蘇州破局“低空經濟”呈現四個特點。
1、快速反應
在蘇州調研期間,感受最為明顯的就是“快”,一方面政府部門決策機制快速,在“低空經濟”接二連三布局出招,另一方面當地市場主體快速捕捉市場機遇,迅速切入市場,整合資源。
蘇州低空經濟產業主要集中在常熟市、太倉市、吳江區、昆山市、蘇州工業園區等地。坐落于蘇州市吳江區東太湖度假區(太湖新城)的蘇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展示館,2024年4月18日正式揭牌開館,被稱為是全國首個以“低空經濟”為主題的展示館。展示館集中展示了蘇州在低空經濟領域發展成果、實踐和愿景,以及重點企業的熱門產品。蘇州首批授牌的七個低空經濟先導產業園,也形成多元業態、差異化發展的低空經濟產業園區。
走訪時發現,每個縣級市(區)因地制宜,依據自身特色和產業基礎,專注于不同的垂直領域。全球首張噸級以上eVTOL航空器型號合格證、全球最大的無人運輸機、全球載荷最大的油電混動多旋翼無人機……一系列的全國乃至全球開創性成果均由蘇州企業打造,也見證著“蘇州效率”。
2、深度認知
蘇州不僅擁有很好的低空經濟產業基礎,在政策認知、市場耕耘等方面都獨具“蘇州特色”。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是新加坡和中國首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今年是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30周年。蘇州工業園區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發布新能源“新三樣”、ESG、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金雞湖為核心創建低空經濟示范區,園區的新盛里低空經濟產業園,被授牌“蘇州市低空經濟先導產業園”。據悉,由園豐資本與城市重建共同發起的“蘇州工業園區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項目,規模高達5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將為重點領域或優質項目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在低空經濟方面,昆山、太倉更能稱為“優等生”,昆山有兩家大的龍頭企業和一批配套企業,太倉航空航天方面比較強,且建有蘇州唯一的民用無人機試飛基地。
這種“深度認知”背后,也有一個事實:國內GDP排名前10名的城市中,蘇州市是唯一沒有民用機場的城市;全國人口突破千萬的城市中,蘇州市也是唯一沒有民用機場的城市。
3、全面起勢
應用場景是市場主體在發展“低空經濟”最為關切的問題之一,如何利用現有的市場要素,開拓更為豐富全面的應用場景,也是典型的“蘇州優勢”。
立足于蘇州市工業園區的星邏智能,致力于為新能源巡檢提供無人機解決方案,在“應用場景”上獨辟蹊徑,通過星邏巡電智慧電網一站式巡檢系統,為電網提供準確的紅外識溫,對于連接處溫度異常以及溫差異常進行預警,自動識別重點紅外設備,實現配網缺陷檢測,打造配電網、輸電網、變電站的精準巡檢,著力提升電網管理的智能化、無人化。
在處于吳江區的博眾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調研期間,適逢蘋果公司首席運營官杰夫·威廉姆斯前日剛剛到訪,在網絡上引起不小的轟動。這是一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國家單項冠軍產品企業。截至2023年底,該公司擁有有效專利2039件,其中發明專利1062件(國際專利6件),軟件著作權364件。嚴格說,博眾精工并非長期做低空經濟,在“低空經濟浪潮”下,不少業務也開始向這個賽道傾斜。
據高新廣場直航中心運營方、若航蘇州直升基地負責人向媒體披露,高新廣場直航中心將規劃高新廣場至南通紫瑯湖、常州、嘉興、杭州蕭山機場以及上海白玉蘭廣場等地十余條航線,未來將成為空中快線樓頂重要樞紐點。
目前,蘇州已開通陽澄湖、太湖等低空航線20余條,通航飛行量位居全省前列。2024年以來,蘇州已簽約低空經濟項目超300個,計劃總投資超900億元。新簽約低空經濟產業基金19個,總規模超200億元。
4、融會貫通
調研中發現,蘇州將“低空經濟”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政府部門與市場主體在“低空經濟”問題上既有足夠的共識,也保持一種相對的審慎,既體現出一種產業集聚的融合,也保持一種政商關系的融洽。這也許是外界津津樂道的“蘇州品質”。
政策方面,先后出臺《蘇州市低空經濟發展規劃(2024-2030年)》《蘇州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蘇州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等政策文件,為蘇州“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而在空域管理方面,蘇州則因地制宜地建設了低空空域數字孿生系統和低空飛行數字底座,開發了覆蓋全市的綜合監管服務平臺。
現實實踐中,也已實現多端融合:在產業端,已形成貫通研發、制造、應用的全產業鏈,提供超200億元基金專項支持;在應用端,全方位拓展智慧物流、空中游覽、聯程接駁等場景,開通各類航線超百條,初步形成“半小時空中通勤圈”;在服務端,“空天地一體”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構建,建成起降點近百處。
三、亟需七種“示范”
調研過程中,也發現不少企業和政府工作人員對產業未來充滿向往,但也存有一定的現實問題需要求解。結合國內外“低空經濟”的發展態勢,也對“示范性”帶來一些啟示。
1、科技:科技創新的示范
技術層面看,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出現,是“低空經濟”重要技術推動力之一。eVTOL分為載人和無人,突出特點就是不需要長跑道,可以垂直起降,可廣泛用于城際交通、旅游觀光、醫療、應急等領域。正是由于eVTOL 等新技術、新應用的產業化進程提速,助推“低空經濟”迅速升溫成為全球新熱點。
啟示一:聚焦提升“低空經濟”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在關鍵技術上尋求更大的創新與突破,與產業深度結合,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閉環。
2、轉化:鏈主企業的示范
鏈主企業的“龍頭”效應不言而喻。深圳成為“低空經濟”的“高地”,一個重要因素也在于一批類似大疆這樣鏈主企業的存在,具有極強的帶動作用和轉化能力。比如四川提出,到2027年,在通航裝備制造、低空飛行運營等領域各培育形成3—5家行業領軍企業。調研中發現,盡管蘇州在無人機制造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制造能力,但還需要盡快孵化出一批具備資源生態整合能力的鏈主企業和龍頭產業組織,整合城市內部以及周邊的市場要素。
啟示二:在低空飛行的垂直領域培育“鏈主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相關產業,以產業整合拉動產業集群,打造整體發展勢能。
3、應用:應用場景的示范
應用場景的開發,直接關系到低空應用的市場,以及大規模商用的可能性。分析人士認為,國內低空經濟到2030年會激發三個萬億級的市場。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三個市場,上游的無人航空器生產制造,中游的通信網絡、導航、監管系統等各個方面,下游的低空行業應用場景。
近年來,伴隨著“低空經濟”產業加快與信息通信、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相關業態融合,在應用場景上呈現出“低空+物流”“低空+巡檢”“低空+文旅”等多種適用場景。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傳統通用航空的飛行時數中,訓練飛行占比超過七成,生產作業飛行占比約為25%,商務及私人娛樂飛行占比不到5%,與全球約六成的通用航空服務于交通出行、運動娛樂、醫療救援的應用情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通過開放應用場景,鼓勵開展應用示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有些場景還需要政府補貼,尚未形成大規模、可復制以及商業可持續的應用場景。
啟示三:無論是城市管理領域,還是應急處置領域,無論是即時配送領域,還是低空文旅消費領域,應用場景都需要進一步細化,進一步提升社會認知,進一步富有“想象力”,以應用場景倒推產業的發展。
4、安全:安全運營的示范
國內首個低空氣象產業集群近日在深圳成型,而氣象條件已然是影響低空飛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北方某地機場因無人機導致的公共安全原因,航班起降連續受到影響。這些都是低空飛行容易受到干擾的重要因素。
2023年,國家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頒布《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把空域劃設為七類,A、B、C、D、E為管制空域,G、W為非管制空域。出于城市人口密集、高樓大廈林立等因素,城市低空空域還需要進一步的精細分配,并提高動態管理能力。
啟示四:安全是“低空經濟”的命門所在,必須永遠處在第一位,保障安全,一方面要提升航空器安全數字化管控能力,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法,實現精細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增進低空空域的協同程度,優化全域低空空域協同運行管理體系。
5、規范:標準制定的示范
圍繞“低空經濟”發展,如何制定標準進行規范,已成為全球性課題。不少國家都在出臺相關政策法規,規范低空飛行活動。例如,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制定了一系列針對無人機和通用航空器的管理規定,包括適航認證、飛行許可、駕駛員資質等方面的要求;美國聯邦航空局(FAA)也加強了對低空飛行的監管,確保飛行安全。2016年,美國推進無人機交通管理系統的建設,并發布了商業用途小型無人機的運營規則。同年,歐洲單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院(SESAR)提出了U-Space概念,旨在優化無人機在低空領域的飛行管理。2019年,歐洲航空安全局進一步發布了兩部無人機通用條例,全面規范了歐洲無人機的標準和運營要求。當前,低空經濟領域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尚未完善,監管存在“真空地帶”。技術標準與機制規范未統一,難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啟示五:“規則先行”,就是在更有序與更健康之間尋找平衡,在鼓勵創新與引導規范之間尋找平衡。
6、人才:人才培養的示范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動力,“低空經濟”需要在人才培養、人才引進方面加大力度,如此,方可為產業發展提供相應的智力支持、技術支持和人力支持。目前,上海交通大學長三角(蘇州)創新研究院低空經濟創新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蘇州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江蘇省飛機先進作動技術聯合實驗室等一系列科研教育機構落地蘇州,在人才培養方面提供給了更多的可能性。
啟示六:進一步打通“低空經濟”領域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的融合環節,源源不斷提供基礎設施建設、飛行器制造、運營服務等方面需要的人才。
7、理論:發展理論的示范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進行了系統部署,明確提出了“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和“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低空經濟”不僅僅是一種經濟新形態,更能牽一發動全身,聯動上中下游及周邊的相關產業。
啟示七:無論是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還是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低空經濟”都需要在發展經濟學等方面為理論創新提供更多的現實素材。(完)
作者系政邦智庫理事長,鳳凰網政能亮總編輯。
總監制:鄒 明
監 制:高明勇
審 讀:鄭鑫屏
廣州打造全國首個“人力資源服務+低空經濟”產業融合發展聯合體
近日,廣州在大灣區(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創新中心成功舉辦一場聚...(860 )人閱讀時間:2025-10-15錨定低空產業!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在增城召
10月10日,以“安全筑基·領航未來”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低...(644 )人閱讀時間:2025-10-13從賽場到秀場:UTO悠途上海時裝周首秀開啟“戶外貼身第一層”
2025年10月12日,上海時裝周的舞臺上迎來了一位特殊的“...(843 )人閱讀時間:2025-10-13金山區聚焦“研發、制造、應用”全鏈布局 加快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一是構建協同發展產業生態。牽頭組建“華東低空經濟產業聯盟”...(844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