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少妇2中文字幕hd-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国产精品最新免费视频,麻豆久久久9性大片,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爽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媒體矩陣城市分站

本站搜索

企業登錄 企業入駐 退出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中國經濟周刊:低空經濟產業調查(合寫)

時間:2024-10-25瀏覽量:來源:admin

  來源: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庭陽 宋杰 | 北京、上海報道

  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要求“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低空經濟越來越熱。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超過14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對發展低空經濟作出了部署。北京和上海等多個省份公布了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未來要達到的產業規模。

  資本市場也一片火熱,國資創投和市場化機構爭相進入低空經濟的各個賽道,低空經濟領域的投融資頻次不斷增加,金額也不斷攀升。

  低空經濟如此炙熱,各地政府如何精準施策、把握機遇?投資機構看好哪些賽道?當前低空經濟的商業化程度究竟如何?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走訪了多地的多家機構和企業,展開深入采訪調研。

  

  時的科技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20

  政策熱:多地共繪低空經濟發展藍圖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上海、江西、山東、河南和湖北等省份已經公布了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或征求意見稿,設定了未來目標。北京提出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1000億元;上海提出力爭到2027年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江西提出到2026年帶動全省經濟增長超2000億元;湖北力爭2027年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目前,各省份具體發力點在哪里?產業及投資情況如何?

  科創高地京滬持續發力低空經濟

  作為首都,北京市匯聚了頂尖的科技人才與創新資源,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具備先天優勢和巨大潛力。

  《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力爭通過三年時間,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1000億元。

  位于中關村延慶園的北京市無人駕駛航空示范區核心區近期正式命名為“中關村(延慶)低空經濟產業園”,這是北京市首個低空經濟產業園。

  延慶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中關村科技園區延慶園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介紹,該示范區目前已集聚航天時代飛鴻技術有限公司、遠度科技、清航裝備等超百家無人機企業,形成了涵蓋研發、生產、應用等多個環節的完整產業鏈。

  “延慶區打造無人駕駛航空示范區,有著眾多優勢。”延慶區上述負責人總結。這里有八達嶺機場,能為全國通用航空公司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提供通信、導航、起降、加油等服務;這里的無人機產業創新園能為無人機設計研發、組裝生產及試飛測試提供標準化空間載體;這里還建成了無人系統檢測中心、無人機服務產業應用保障平臺,同步開展低空航路建設。隨著示范區的建設,入駐企業增多,“未來,延慶區將形成超百億元規模的無人機產業集群。”該負責人說道。

  視線轉至上海,許多低空經濟頭部企業都集聚在此。這里擁有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海島場景)——上海金山華東無人機基地,且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創新企業占全國比例約為50%。

  “這架鋰電池無人機續航只有半個小時,那架氫能無人機續航可以達到2.5~3個小時,后面的那架固定翼氫能無人機續航可以達到17.6小時,續航上去了,載重和應用場景就會更加多元。”在華東無人機基地展廳,上海新金山世紀航空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空天領航創業孵化器公司副總經理徐金梅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

  順著徐金梅的手勢,《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看到了無人機賦能千行百業的應用場景。比如用于末端配送的無人機方舟ARK40,用于支線運輸的無人機豐舟 90,用于巡檢、搜索救援場景的無人機橫空6,用于農林植保領域的無人機……

  華東無人機基地位于上海市金山區。據悉,此基地目前已成為集研發制造、科創孵化、適航審定、展示交易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這里設有1平方公里的陸上試飛起降點,吸引并集聚了40家涉及制造、應用、材料等多個環節的無人機產業鏈企業。目前,此基地已獲批包括上海金山至浙江舟山、浙江嵊泗島等在內的8條無人機物流航線。

  這是上海積極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目前,上海正布局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制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同時,聯合長三角城市建設全國首批低空省際通航城市,建成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引領區,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

  上海也已確立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路線圖。《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中提到,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制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

  低空經濟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對于這股低空經濟的熱度,業內專家和研究機構的觀點也相當樂觀。

  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魏進武發表在《中國經濟周刊》的一篇署名文章里提到,低空經濟將經濟活動范圍拓展至“立體”空間,催生“打飛的”“外賣天降”等新場景,將帶動數萬家企業匯聚協作,產生數十種新職業,新機遇不斷涌現。

  民航局新型智庫專家、上海市委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一號課題組專家金亞東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應用低空經濟,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應急、電力、農業、消防、安防、智慧城市運行治理等在內的約30個細分場景,這些場景將成為低空經濟的重要應用領域。

  據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測算,2023 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同比增長33.8%到5060億元。樂觀預計,到 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民生證券發布的報告表示,低空經濟具有產業鏈條長、輻射帶動面廣、成長性好、市場空間大的優勢。當前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或將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國信證券研究報告的觀點則是,隨著中國在低空管理制度上改革的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在市場和政策的雙輪驅動作用下,國內低空經濟的產業規模獲得了迅速的增長。

  

  

  物流無人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I攝

  產業熱:商業化運營爆發期要來了嗎

  許多省份也在積極探索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嘗試商業化運營。比如,一些深耕多年的物流企業,已經實現了無人機配送商業化運營;如今炙手可熱的eVTOL,雖然商業化的運營尚在研發取證階段,但業內預測商業化運營將不再遙遠。

  無人機配送常態化運營

  時效是衡量快遞服務的一個重要標準。無人機配送是地面運力的重要補充,給運輸時效和寄遞體驗帶來了新飛躍。有些快遞物流大戶已經在無人機配送發力多年,例如美團和順豐,這兩家公司就已經實現了商業運營。

  近期,美團在北京延慶八達嶺長城開通了首條無人機配送航線。無人機可幫助降落點附近游客購買并運送急需的防曬傘、降溫貼等防暑降溫物資。每天營運時間結束后,無人機會協助景區運維人員將附近廢棄物運送至指定回收位置,緩解酷暑下工作人員的日常運輸壓力。

  “開通這條航線,面臨很多挑戰,也做了長時間的準備。”美團無人機公共事務負責人閆琰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閆琰介紹,在空域批復、政策保障等方面,有了相關部門大力支持才使得航線快速開通。“在航線部署方面,延慶區公安、應急、科信、景區管理等單位一起,一遍遍論證確保航線的飛行安全、地面安全、文物安全。”

  “隨著北京這條航線開通,美團已經成為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低空配送服務全覆蓋的企業。”閆琰總結。美團2017年開始啟動低空物流配送的探索,2021年在深圳開通首條常態化配送航線,2022年在上海金山開通首條航線,2024年2月開通了廣州醫療配送航線。

  據介紹,截至2024年6月底,美團無人機已在深圳、上海、廣州等城市開通31條航線,并累計完成訂單超30萬單。今年“五一”小長假,美團多條公園景區航線持續“爆單”,最快一單僅讓游客等了七八分鐘就收到了貨品,周邊很多商家的外賣訂單量也因此同比增長超300%。

  在上海金山的華東無人機基地,順豐旗下的豐羽順途構建了海鮮運輸、行李服務、醫療領域服務。

  8月22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華東無人機基地看見,豐羽順途公司自主研發的物流無人機“豐舟90”正忙碌地進行物資配送。

  豐羽順途上海負責人孫標向記者介紹,“豐舟90”無人機在最大載重為10公斤時,可以飛行120公里。

  “通過無人機的物流運輸航線,活海鮮可以直接從嵊泗的枸杞島經停金山配送到上海市民的家里。”孫標說道。

  孫標表示,無人機時效快、節約成本是其最大優勢。以從枸杞島出發為例,傳統的方式需要乘坐船只,并且每天只有幾班。而通過無人機運輸,可以大大縮短時間,提高效率。同時,與傳統的快遞物流相比,無人機運輸也可以減少中轉環節和時間,降低物流成本。

  除前述運行場景外,豐羽順途還與浦東機場配合,為旅客提供行李運輸服務。旅客在機場滯留的行李可以通過無人機快速運送到目的地,這一服務不僅提高了整體時效,也為上海市的旅游場景帶來了新的拉動作用。

  在醫療領域,豐羽順途已經開通了上海首條跨江無人機送藥航線,用于運送藥品等物品。

  “我們要提高無人機的載重和續航能力。”談及未來規劃,孫標如是表示。載重提高能增加運力,續航能力提高能增加運輸半徑。

  空中旅游、“打飛的”并不遙遠

  低空旅游是“通用航空+傳統旅游”融合衍生出的新型旅游方式。早在2014年,《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提出,積極發展郵輪游艇旅游、低空飛行旅游。

  與無人機運輸貨物不同,空中旅游和“打飛的”是人要乘坐在上面,對設備安全性要求更高。這類載人飛行也并不遙遠。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近期在上海松江月湖雕塑公園,體驗了一次直升機空中飛行之旅。

  該公園草坪中的一塊空地上,停駐著一架印有“新辰通航”標志的直升機。“我們要乘坐的就是這架飛機。”機長楊博宇告訴記者,飛行范圍將控制在直徑3公里以內,飛行高度不會超過200米。“這個高度是民航局和軍方批準給我們的安全運營高度。所有的飛行操作都在這個高度下。”他補充道。

  楊博宇指導記者綁好安全帶后,遞上了一個降噪耳機,“在高空中,噪聲會比較大,戴上耳機我們就能清晰地聽到彼此的聲音了。”他解釋道。記者觀察到,盡管機艙內包括駕駛員在內僅有4個座位,但空間卻顯得較為寬松。

  和在地面觀景不同,空中旅游是“上帝視角”。隨著直升機的起飛,佘山全景一覽無余。記者從空中俯瞰,美麗的月湖宛如一塊璀璨的翡翠,鑲嵌在郁郁蔥蔥的山林之中,往遠處看,歡樂谷、瑪雅海灘水公園、辰山植物園以及佘山天文臺等一眾地標性景點也紛紛映入眼簾。

  據了解,上海新辰通航自2018年成立以來,已經運營6年有余,乘客數量已經上萬人次。飛行路線包括到上海歡樂谷、辰山植物園等著名景點,時間為5分鐘和10分鐘左右,價格分別在600~680元和1000多元。

  “這么貴嗎?”記者詢問道。

  “因為燃油費和維護費比較高。”楊博宇回復。

  除了直升機體驗服務外,上海新辰通航還提供飛行培訓服務,他們已經培養了幾十上百名學員。這些學員有的是出于個人興趣,有的則是希望從事飛行工作。

  對于未來的前景,楊博宇非常樂觀。他認為,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飛行興趣的日益濃厚,低空旅游的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同時,國家也在鼓勵通航公司開展低空旅游業務,為這一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與低空旅游不同,“空中出租車”更像是“剛需”。時的科技2023年正式發布國產自研電動垂直起降載人飛機E20 eVTOL。

  “上海浦東到江蘇昆山的直升機載客航線最近首航,標志著城際商務接駁航線的開通。作為主機廠,看到更加成熟的直升機率先‘飛出場景’,是很高興的事情。”時的科技創始人黃雍威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在安全保障與舒適度方面,時的科技將嚴格遵守民航局的認證標準,確保乘客的安心出行。

  “我們是聚焦設計、生產、研發、制造eVTOL的主機廠,目前不做運營。客戶將是通航運營公司或國資平臺公司,他們有著成熟的運營辦法和管理制度。”他說。

  “對于E20 eVTOL,目前核心的任務還是在研發取證,有了適航證才能進行商業化運營。”黃雍威補充道。

  黃雍威向記者描繪了未來E20 eVTOL在上海與蘇州之間運行的場景:從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到蘇州“東方之門”,單程100公里,用時25分鐘以內,單人收費300元。

  黃雍威告訴記者,他們經過深度市場調研和測算發現,30公里到150公里的出行需求,特別是跨山跨海的特殊場景出行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白。E20 eVTOL這臺“空中出租車”測算后的票價在人均每公里3~4元,未來設備規模化生產后,成本還有下降的空間。未來eVTOL商業運營后,可以擴大城際和城市都市圈的出行范圍,將是現有出行方式的有力補充。

  對于未來發展,黃雍威表示,時的科技已經在國內市場獲得了許多意向訂單,并與多家通航運營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預計E20 eVTOL在2026年取得型號合格證之后,將開始全球銷售。量產后,該機初期售價可能在千萬元左右,規模化量產預計能降到七八百萬元。該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特別是在馬來西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希望E20 eVTOL在2026年取得標準適航證后,同步在海內外批量化交付。”黃雍威說。

  

  

  觀光直升機

  

  空中視角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I攝

  投資熱:多方資本紛紛涌入

  多地的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中都提到,強化金融支撐,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產業引導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國有資本積極參與,覆蓋相關企業全生命周期股權融資需求。

  國資和民營機構都活躍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沈陽、安徽、江西、重慶、廣州、貴陽、武漢、蘇州等多個地區發起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

  例如,今年7月下旬,蘇州工業園區傳出消息,該園區設立了規模達50億元的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首期10億元;6月下旬,北京市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成立,該基金出資額達100億元,由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北京京國管置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6月中旬,廣州產投屬下產投資本與廣州開發區交投集團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低空產業創投基金。

  除了國資,市場化資金也十分活躍。“此前看新能源汽車的機構,現在都去看低空經濟了。”一位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的創投人士說。

  比如7月份,君聯資本投資了沃蘭特航空A+++輪融資,中科創星于6月繼續投資沃飛長空。分析君聯資本和中科創星本次及此前的投資布局,兩家的策略各有側重。

  君聯資本主要加碼未來出行。此機構此前投資了主營自動駕駛、自動駕駛AI芯片、毫米波雷達、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公司。

  中科創星則是在加注eVTOL主機公司的同時,也投資了這一賽道的重要零部件公司。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介紹了投資沃飛長空及布局eVTOL的邏輯。

  “加注沃飛長空,主要有兩個原因。”米磊解釋,首先是中科創星很看好eVTOL賽道,其次是沃飛長空在傾轉旋翼的進展上也相當迅速。米磊介紹,沃飛長空團隊很多成員有著國內航空工業企業的背景,在設計飛機方面能力很強,很有經驗。

  “中科創星如此布局eVTOL,看好這一賽道,主要是基于兩個邏輯。”米磊介紹。一是產業鏈基礎,二是需求。具體來看,eVTOL是一個大趨勢,尤其是電動汽車成熟之后,電動汽車產業鏈有很大一部分可以支撐eVTOL;大型城市及超大型城市集中的區域,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當前的交通狀況帶來了強烈的快速通勤需求,很需要eVTOL。

  米磊進一步解釋,交通引領和塑造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城市形態是以道路網為基礎呈現,是二維交通。進入先進空中交通時代,eVTOL將重塑城市、城郊和城鎮的形態,極大擴展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空間。eVTOL在空中的穿梭,將不僅避開乘坐汽車在路面上的擁堵,更將為乘客節省出行時間,提升時間的整體有效利用率,使人的創造力進一步被激發和放大,三維交通也將成為人類社會的新常態。

  上市公司頻頻投資低空經濟企業

  上市公司近期在低空經濟中的資本運作,也是動作頻頻。

  蘇州高新(600736.SH)發布公告稱,擬出資1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承接相關測試服務業務,規劃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從事園區運營、產業投資等業務。同時將開展無人機整機及零部件的環境與可靠性、模態等測試,并推動低空經濟相關資源招商及投資。

  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與寧德時代(300750.SZ)簽署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獲得寧德時代獨家投資數億美元,雙方將致力于eVTOL航空電池的研發。

  綠能慧充 (600212.SH)在7月份宣布,完成了以自有資金增資并收購中創航空原股東部分股權的操作,公司持有中創航空 57%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中創航空的經營范圍是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智能無人飛行器銷售等。

  同樣是在7月,恒天海龍(000677.SZ)發布的公告表示,設立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與飛行控制系統相關的產品與系統的研發、制造、安裝、測試和銷售自產產品,以及民用飛行器相關部件及零件的批發。

  再看證券市場,股民也看好低空經濟股票。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今年年初到8月30日,低空經濟板塊中,有7只股價漲幅超過30%,萬豐奧威(002085.SZ)、宗申動力(001696.SZ)、中信海直(000099.SZ)同期股價分別上漲172%、87%和76%。萬豐奧威8月26日接受機構調研時稱,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航飛機業務營收實現了同比微增,盈利能力實現了較為可觀的改善,主要原因是公司集中資源向高附加值機型市場開拓、訂單增加,高附加值機型銷售占比持續提升。宗申動力今年上半年航空動力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7%,凈利潤同比增長259%。中信海直今年半年報披露,該公司推出“中信海直”低空出行服務平臺,開通深圳灣城市海景飛行體驗,實現深圳—珠海、舟山—東極島航線常態化運營,覆蓋旅游、出行、個性化定制等消費場景。

  

  美團無人機在長城上空配送貨品

  

  正在送貨的無人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杰I攝

  面向未來:加速邁向三維空間

  “人們的生活將從二維空間升級到三維空間。” 民航局新型智庫專家、上海市委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一號課題組專家金亞東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預測。

  米磊也抱有相似觀點。他表示:“各方主體應持續深度參與國際航協組織低空經濟標準和政策制定工作,積極推廣我國低空經濟運行經驗,為中國低空經濟‘走出去’營造更好國際規則政策環境。”

  金亞東認為,全國空域改革試點省份在探索和創新中取得了顯著進展。他舉例說,作為試點省份,湖南、江西、四川、江蘇、山東等地,在過去的5年里進行了多項嘗試,為低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亞東介紹說,湖南在空域劃分標準、空域改革的法制層面、條例層面、應用層面和場景層面均取得了全國領先的成果,制定了完善的規范體系。四川則在空域網格化管理和空間協同方面進行了示范,展現了其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實力。

  在調研過程中,金亞東發現廣東等地在積極布局低空經濟,這些地方不僅擁有傳統通航設施,還積極培育未來低空相關產業鏈,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他認為,差異化競爭將是未來低空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城市空域開放速度和精細化管理程度,對企業在相關產業的投入意愿會有巨大影響。”閆琰表示。低空產業的爆發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目前有的城市公布的適飛空域面積很小,沒有按照條例的要求劃設,開放程度不足。傳統保守的空域管理模式限制了新型技術優勢的發揮,不利于低空經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閆琰建議,各地在落實政策要求的同時,可推動空域管理、飛行活動審批精細化、智能化;通過建立智能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統、提供基于飛行軌跡的精細化管理服務、設置動態合理飛行間隔等多措并舉,保障多個運營人安全融合運行,以先進技術促進低空資源的充分釋放。

  “希望政府對這一行業提供一部分補貼,企業自己也可以承擔一部分,讓消費者承擔很少一部分。”孫標表示,這樣能有效降低消費者的負擔,推動無人機運輸的普及和應用。“當規模做大之后,成本自然會降下來,整個行業度過了成長期,就能更好回饋社會。”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24年第17期)

聯系作者

低空經濟網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低空經濟報

  • 郵箱:18026288868
  • 手機:18026288868
  • 地址:18026288868
  • 本站信息部分由會員發布,網站已盡嚴格審核義務,請您做任何行動前務必再次與組織方或發布者核實確認。

在線留言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

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

百家號

微博號

搜狐號

新浪號

網易號

企鵝號

頭條號

服務號

訂閱號

知乎號

小程序

鳳凰號

生意寶

嗶哩嗶哩

抖音視頻

微信視頻

好看視頻

西瓜視頻

騰訊視頻

搜狐視頻

網易視頻

優酷視頻

愛奇藝視頻

快手視頻

總站

江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