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培訓 受訪者供圖
潑天富貴來了!11月12日,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重慶市簽約,雙方將共同打造低空飛行示范區——重慶將依托航天科技集團九院的牽引帶動,在低空安全管理、行業服務上先行先試,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近日,中央空管委初步確定在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
學開飛機的人越來越多
13日下午4點半,新重慶-重慶晨報記者來到兩江龍興機場,看到機場內停放著兩臺航空應急直升機和十多架固定翼飛機,不時有固定翼飛機起降。“學員剛走,他一天來學兩小時,前一小時講理論,后一小時上機操作。”飛行培訓師王華山說,他所在公司是今年4月17日注冊成立并入駐龍興機場的,目前已報名33位運動執照飛行學員。
王華山指著一架外號“空中寶馬”的飛機說,加上飛行員在內,可載乘客3人,從中心城區飛到武隆,價格為2000多元。“飛行高度在1500米左右,高度再升高一些,還可以飛到山東去。”空中游覽和培訓以及校企聯合研發是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單元,今年以來其業務量不斷增加,已實現重慶龍興至武隆仙女山-黔江武陵山機場-萬州機場-巫山的環飛,同時入駐巫山機場負責文旅飛行。
“巫山紅葉節,可約飛機。”當天中午,公司辦公室主任范曉燕發了一條朋友圈,引來眾多朋友咨詢和點贊。
從“縣縣通”到“鄉鄉通”
前述航空公司的航路只是我市低空航路網絡的縮影之一。重慶今年3月份開辟了梁平—自貢的川渝首條低空目視航線并完成首飛。同時,重慶與廣安攜手打造低空經濟圈、目視航路圖,重慶紅巖(烈士墓、南方局)到廣安小平故里的紅色精品低空旅游線路,年內有望通航。
“低空+文旅”新興業態正迎來風口,10月30日,重慶市文化和旅游協會低空飛行旅游分會成立并舉行授牌儀式,相關負責人現場推介了另一條低空飛行旅游線路:從玖洲翼飛旅游飛行基地往返,可經過白居寺大橋—巴南—九龍半島—重鋼工業碼頭—馬桑溪斜拉橋—義渡古鎮。
今年9月,重慶正式印發實施《重慶市推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通過探索跨省低空飛行聯盟新體系、低空飛行數字化管理新手段等“六大創新”舉措,讓低空經濟“渝”飛越高。按照該方案規劃,到2025年,我市以北斗應用為支撐的低空經濟發展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建成;新建通航起降點200個以上,實現低空飛行“縣縣通”,“干支通”機場及臨時起降點全面實現互聯互通。市、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兩級低空飛行服務站和保障設施基本建成。到2027年,新建通航起降點1500個以上,實現低空飛行“鄉鄉通”。
今年1月,我市陸續開通了5條市內通用航空短途運輸試點航線,即黔江—永川、黔江—萬州、黔江—梁平、梁平—武隆、永川—武隆,發展低空經濟,重慶構建1小時“打飛滴”游區縣,低空游空中網絡初步構建。
我市6個高成長未來產業之一
巴南、永川、大足、梁平、武隆和兩江新區6個區(開發區)是我市首批低空經濟先行區。最新數據顯示:重慶2024年落地低空重點項目28個、協議投資294億元,累計新建通航起降點42個,飛行架次增長率13%,飛行時長增長率為62%。梁平區實現低空經濟2億元,兩江新區作為我市低空經濟先行區,目標是到2027年空天信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日前,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4—2027年)》,我市將優先發展空天信息、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氫能核能及新型儲能、人工智能、低空經濟6個高成長未來產業。其中,低空經濟重點聚焦通用航空、先進飛行裝備、低空保障三大領域,并加快發展eVTOL、飛行汽車、混合動力航空器、撲翼飛行器及航空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產品,升級無人機、旋翼機、輕型飛機等整機功能和性能,推動建設一批智能化、集成型、多用途的通用航空基礎設施。
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