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任務
(一)健全低空飛行服務管理體系
依托城市空中交通管理“四方聯絡”機制,加強與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民航、地方政府之間的協同配合,統籌市級層面低空飛行服務管理工作;加強與周邊省市的協同聯動,協調長三角跨區域低空飛行相關工作;加強市區兩級組織管理體系建設,構建分工明確、職責清晰、運作高效的市區兩級聯動機制。各區相關管理部門加強本行政區域范圍內低空飛行的統籌、協調和管理,持續推進業務能力和基層管理能力建設,保障低空飛行安全有序。
(二)提升低空空域管理能力
推進空域基礎分類劃設工作。開展低空空域普查,建立低空空域環境要素目錄,建設全市低空數字空域“一張圖”。結合場景應用需求和區域發展要求,探索構建重點區域低空數字孿生系統,編制低空目視飛行航圖,全市統籌劃設一批低空飛行航線。研究低空公共航路劃設標準和運行規則,探索劃設全市低空公共航路“一張網”。
(三)強化低空交通服務水平
加快建設本市低空飛行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強化與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民航、地方政府等相關部門的系統對接,實現空域管理、飛行服務、態勢監視、輔助決策、信息服務、應急協同等功能。加快建設低空飛行服務中心(市級),適時建設低空飛行服務站(區級),面向低空飛行領域的相關單位和個人,提供飛行活動計劃申請、航行情報等“一站式”服務,協助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民航、地方政府等相關部門做好低空飛行監管工作。
(四)推動基礎設施融合發展
按照全市低空飛行起降點規劃布局,穩步有序推進多層次起降設施建設,將具有載人飛行、載物飛行等功能的起降點納入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強化空地銜接和一體化運輸組織。根據航路航線及起降點劃設布局情況,完善通信、導航、監視、電磁、氣象等基礎設施配套。推動將低空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規劃與更新,保障設施用地,促進城市空間有效利用。
(五)完善法規標準配套支撐
推動開展本市低空飛行服務管理立法工作。會同空中交通管理機構制定本市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辦法、飛行服務管理辦法、空域及航路航線申請指南、特殊情況協同處置辦法等制度規則。研究編制低空公共航路劃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標準規范,以及低空飛行重點場景規劃建設導則。
(六)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推動加快引進高層次和緊缺急需人才,創新人才交流機制,強化低空管理、飛行管制、飛行操控等人才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高校、行業協會加強產學研用深度合作,打造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研究“聯合體”。
(七)推動重點地區先行示范
依托“上海市低空協同管理示范區”,金山區加快低空飛行協同服務管理模式機制創新,做優做強“海-岸-城”智慧物流運輸場景。楊浦區加快打造城市核心區復雜環境下的低空物流配送示范場景,探索構建區域內低空航路航線網絡。青浦區重點推進載人飛行試驗、跨區域低空物流運輸等示范場景,探索構建跨區域、跨省域低空飛行服務管理協同機制。臨港新片區加快低空飛行配套設施建設,開展低空融合飛行試點,探索低空融合飛行相關規則、技術、標準。
(八)支持低空飛行場景應用
支持相關企業加快探索跨區域干線物流、跨江跨海運輸、農副產品進城、城區生活配送等“低空+物流運輸”。支持具備條件的運營商試點開通樞紐接駁、城際出行等空中交通航線,探索“低空+載人交通”出行新模式。支持“低空+應急救援”“低空+文化旅游”“低空+智慧城市”等應用推廣。實施步驟
按照“示范先行、以點帶面、分步實施”的建設步驟,主要分三個階段:
(一)建設籌備階段(2024年年底前)
持續推進低空飛行服務中心、低空飛行綜合監管服務平臺等建設前期工作。推動建立低空飛行管理服務研究創新“聯合體”,加強運營企業、研究機構、行業單位等合作。全面開展低空空域要素排摸,開展空域基礎分類劃設相關工作。根據需要建立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聯絡機制,構建市、區、街鎮三級聯動管理體系。
(二)建設及試運行階段(2025年年底前)
健全軍地民協同、市區聯動、長三角一體化的低空飛行組織管理體系。完成空域基礎分類劃設工作,編制完成低空空域數字地圖。開展低空公共航路劃設研究,累計劃設低空飛行航線不少于150條,初步構建本市低空公共主干航路網絡。建成并投運市級低空飛行服務中心,建成并上線運行低空飛行綜合監管服務平臺(一期),同步協同推進低空飛行起降點、以及通信、導航、監視等配套設施建設,初步形成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能力。
(三)優化提升階段(2027年年底前)
全面形成全市低空公共航路網絡架構,累計劃設低空飛行航線不少于400條。根據發展需要,建立并運行部分區級飛行服務站,市級飛行服務中心運營機制不斷完善。推動開展本市低空飛行服務管理立法工作。本市低空飛行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具備風險評估、容量管理、輔助決策等更高功能,低空飛行起降點、以及通信、導航、監視等配套設施基本建成,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能力進一步優化提升,可滿足本市低空飛行活動需要。
展望未來,本市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能力能夠適應高密度、高復雜性的運行需要,低空飛行服務管理體系更加完善。保障措施
本市行業管理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通力合作,建立評估跟蹤機制,加快推進低空航路網、設施網、空聯網、服務網“四網”一體化建設。各區相關部門要強化屬地管理職能,積極主動作為,根據需要加強本區域飛行服務管理能力建設,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落細。加強低空飛行服務管理宣傳工作,引導實施飛行活動的單位及個人遵守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覺、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保險托底的良好格局。
振翅萬億新藍海 400余家上市公司角逐低空經濟賽道
來源:覽富財經網隨著滴滴的正式入局,低空經濟再度引爆市場。企...(723 )人閱讀時間:2025-10-14產業觀察:低空經濟“起飛”還需跨越哪些坎?
多地低空航線開航,低空經濟產業基金持續落地,產業鏈相關企業數...(729 )人閱讀時間:2025-10-13浙江南湖:低空經濟新賽道 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黃彥君 徐夢倩)無人機穿梭在高樓大廈間清洗墻面、直升機航線...(1008 )人閱讀時間:2025-10-11深圳: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最高獎勵不超過3000萬元
9月30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印發《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839 )人閱讀時間:2025-09-3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