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質生產力”成為經濟發展的熱門話題。
如果說,高質量發展是一場“登山賽”,那么,新質生產力則是賽程當中的一個新的“制高點”。
在濟南,可以看到新質生產力離我們并不遙遠:
首輛無人駕駛公交車上路亮相,無人駕駛時代“超速”駛來;城市街邊的“智慧路燈”,讓道路光明“如影隨形”;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終端廣泛布設,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政務服務“便利店”;千架無人機緩緩升空,“星染泉城愛在濟南 以城之名與你相愛”無人機燈光秀帶來光影盛宴……泉城大地上,越來越多的科幻場景成為現實,生動詮釋著科技創新的無限可能和無窮魅力。
因地制宜向“新”而行,如今濟南熱潮涌動,處處呈現出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萬千氣象。
濟南泉城廣場。本文圖片來源:大眾網
從0到1
吃透“新”與“質”,濟南以“變”破局
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2024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培育新質生產力”。
放眼全市,從0到1發展新質生產力:
有新舊動能轉換,重構產業體系的突破。近日,《人民日報》頭版點贊新時代濟鋼“三變”,作為我國首個全面退出鋼鐵產能的千萬噸級鋼企,短短7年間,山東濟鋼集團通過新舊動能轉換,主攻非鋼產業,積極發展空天信息等新興產業,今年重返中國企業500強;
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產方式轉變的突破。今年以來,濟南聚焦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瞄準“數字化、綠色化、生物醫藥”三大領域,激活發展新動能,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比如,在中國重汽集團萊蕪工廠內,告別了傳統的手工操作,智能化設備在這里隨處可見,平均5分鐘就能下線一輛重型卡車;
有推翻固化思維,靠科技創新另辟發展之路的突破。作為全球前三大數控沖床制造商之一,濟南二機床集團自1937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企業創新和全球化,實現一系列重大原創突破,成為新時代濟南工業戰線奮楫揚帆、勇攀高峰的鮮明例證。從濟南制造,邁向濟南“智”造,無數像濟南二機床一樣的老牌國企,正以科技創新的強勁引擎,催生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也有招大引強,滋養發展沃土立于科技創新潮頭的突破。今年濟南以“項目深化年”為總牽引,空天信息產業集群、量子信息產業集群、未來網絡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山東未來產業集群,在量子通信等很多領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比如,成功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微納衛星“濟南一號”;成為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和頭孢菌素生產基地,以及中國北方最大的激光裝備產業基地等。
在新質生產力的浪潮中,濟南以“變”破局,已具備全面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條件和基礎。
濟南漢峪金谷。
從1到100
大縱深發力,濟南以“質”破題
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生產能力的提升,新質生產力代表了一種融合了科技創新、人才優勢、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理念的全新力量。
濟南的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破曉之光。掌握好科技創新這顆“金種子”,新質生產力就能擁有“破土而生”的強勁動力。濟南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在頭頂的天空,空天信息、衛星導航、通信遙感產業正加速布局;在虛擬的世界,算力產業主導的數字經濟正在不斷夯實;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正在加大投入,升級技術、更新設備,研發更高端的產品,不斷匯聚的新質生產力“點燃”濟南城市發展新引擎。
目前,濟南已建成“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785家、院士工作站51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91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8323家,成為推動強省會建設的有生力量。
濟南的新質生產力,以數字賦能為雷霆之力。作為山東數字強省建設的核心陣地,濟南堅定地把數字城市建設作為贏得未來的戰略之舉。在“2024數字百強市”榜單中,濟南位居全國第14位,相比去年提升一位。目前,數字濟南“1+4+N”建設體系全面定型,基本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數據湖”;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全國首個政務服務“云大廳”實現309項高頻事項“7×24”小時智慧受理;累計建設5G基站4.9萬個,數量居全省首位;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達到10.9萬架,處于全國第一梯隊;算力規模達1900Pflops,居全省首位;智能算力規模升至全國第7位......
數字濟南體驗館內,從炫酷的智能機器人到智慧運行的“城市大腦”,從“一鍵通達”的政務服務,再到無處不在的“二維碼”帶來的便捷生活,數字技術的觸角已經延伸到濟南的每一個角落。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生活等五大展區,共計225個展項,展示了濟南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的最新成果。數字濟南,進入“全面提升”新階段。
濟南的新質生產力,以綠色發展為生態之翼。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濟南市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如濟南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項目等,為市民提供了更加環保、節能的出行方式。
此外,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做深“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文章,也是濟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比如,浪潮集團研發的海岳大模型旨在推動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為包括山東港口集團和山東能源集團等在內的22家企業提供經營管理數字化服務。在浪潮海岳的助力下,部分企業的節能減排可達到20%-30%的效果。
濟南的新質生產力,以新質人才為領航之舵。新質生產力造就“新質的人”,也源于“新質的人”。從“才聚泉城常態化互動式招引平臺”到“海右人才節”,從“雙導師制”到“引進一位頂尖人才、帶動一項產業發展”,濟南正厚植沃土構建創新“雨林”,在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下足了功夫。目前濟南高??倲翟谌珖饕鞘兄芯拥?4位,在校大學生近70萬,每年畢業生約18萬。這些人才猶如濟南的“智囊團”,為城市的未來發展注入了無限的活力。
科技創新、數字賦能、綠色發展和人才優勢相互融合,共同構成了濟南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合力。
現代化生產車間。
從100到無窮
布局新賽道,濟南以“力”競未來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培育,往往最終能體現城市的功能定位。
眼下,全國多地均已提出發展未來產業,多數頭部城市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新一輪競賽即將開啟。
濟南這場上“新”行動,不僅需要只爭朝夕,更需要站在全省甚至全國的高度、站在未來的視角,去布局產業發展、規劃。在“強手林立”的城市競逐中,濟南將“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列入2024年重點工作,讓外界看到了這座“萬億之城”的雄心壯志。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這些前沿領域,都是濟南聚焦所在。
以低空經濟為例,在山東省低空經濟的謀劃布局中,濟南是關鍵一環。今年年初,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東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濟南空天信息產業核心集聚區”,近日又發布《山東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指出要基本形成濟南、青島市兩核引領,東營、煙臺、濰坊、日照、臨沂、濱州等市多點支撐的低空經濟發展新格局。
在2024年濟南市空天信息領域數字場景推介發布會上,濟南發布空天信息領域50個數字場景——從消費級無人機、飛行汽車、無人機配送,到生命救援、農業種植、電力巡檢、旅游觀光等,涵蓋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無人機快遞、低空短途出行、載人機應急救援、城市觀光旅游……越來越多的“低空+”場景正在濟南生動上演。
在低空經濟這個新賽道上,濟南已經贏得先手、加速起飛。
無人駕駛作為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產業的典型代表,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今年,濟南成為全國首批、山東唯一“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首輛自動駕駛公交車正式“上路”,進行地圖采集,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币虻刂埔税l展新質生產力,是突破傳統的“速度與激情”,亦是長期耕耘的“細水長流”。
靜待濟南這片創新沃土之上,育出“新質泉城”的似錦繁花。
億航智能發布VT35新品 低空經濟商業化加速起飛
記者獲悉,億航智能10月13日全球首發新品VT35(復合翼構...(989 )人閱讀時間:2025-10-14滴滴入局低空經濟 產業資本加速搶占“空中的士”賽道
近期眾多鋰電廠商,包括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創新航科技...(680 )人閱讀時間:2025-10-13活力中國調研行|低空經濟重塑湖北竹山發展版圖
金秋時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麻家渡綠松石小鎮上的竹山通用機場...(687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中科星圖:低空經濟戰略西寧落地,攜手產業伙伴共建“一網統飛”
9月26日,中科星圖(688568)牽頭舉辦的2025星圖低...(858 )人閱讀時間:2025-09-3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