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廣東是我國經濟總量的第一大省,2024年前三季度,廣東的經濟規模占全國比重超過十分之一。制造業當家、把實體經濟擺在首位的廣東,在經濟承壓的背景下,如何守好制造業這份厚實的“家底兒”,在新的增長點上向前挺進?眼下,新一輪的謀劃和行動已經開始。
這幾天,廣東省各部門都在各地奔忙。商務廳把產業招商推介會開到了廣交會現場,為智能家電、汽車機械裝備等產業招攬客商。科技廳廳長忙著大力宣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各項政策。工信廳的總經濟師也馬不停蹄去往云浮市和清遠市進行調研,3天時間內輾轉近400公里。
工作節奏的加速,來自本月中旬廣東省召開的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這場會議要求“推動政策紅利直達一線、惠及基層”,開啟了四季度的經濟沖刺。
密集行程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四季度經濟任務。雖2024年前三季度,廣東的制造業增長達4.7%,先進制造業增長6.9%。但有效內需不足,小微企業困難多等不利因素,還是讓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鄒勇兵輕松不起來。
鄒勇兵介紹,廣東省工信廳專門成立了7個工作組,深入重點市縣、重點企業進行現場督戰。而這樣靠前服務的工作思路層層傳導,也讓佛山高明區的這個最基層的“股級”職能部門有了新變化。就在上個月,這里的 “企業服務股”經調整后拆分為“企業發展股”和“技術創新股”,進一步細化職能分工。
在新設立的企業發展股,辦公人員的電腦上已經梳理出了200多家企業的339項代辦事項。大到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小到企業員工子女入學問題等,都在清單上一一列出。
改善營商環境、惠企政策等一系列舉措,讓制造業的“家底兒”更穩當、更厚實。而大項目、大園區的建設也在為工業增長注入新鮮“血液”。
2024年前9個月,廣東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486億元,已經超前推進到了年度計劃投資的84.9%。進入四季度以來,重大項目的“上新”節奏還在加快。 破局!“鏈式改造”重塑“廣東制造”
要保持制造業的旺盛生命力,毫無疑問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但對于一些中小微企業來說,卻是有心無力“想轉轉不動”,一些龍頭企業又受限于產業鏈供應鏈整體協同效率“想跑跑不快”。一個破局的思路正在讓“鏈式改造”重塑“廣東制造”。
在深圳寶安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石小祥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了一張區內各街道的技改完成進度表。表格上有增有減,有一些街道沒有完成既定目標。
作為國家級制造業新型技改試點城市,深圳連續多年推動技改,每年帶動上千家企業搭上了數字化轉型這趟車,而剩下的企業則成了技改中的“老大難”。
要讓企業敢投敢改,就得降低企業的技改門檻。全省層面,一個由龍頭企業“鏈主”帶頭,產業鏈供應鏈一起“拼車”的改造思路就此誕生。深圳的這家工廠不久前剛對自己的家電業務動了一場“大手術”。據了解,工廠改造后工作人員在處理任務時,多了一個掃碼的動作。
這個供應商協同平臺上,各家供應商都可以看到同一訂單、同一時間的狀態,非常清晰地知曉上下游之間的生產進度。一旦超過標準時間,業務部門就會觸發自我改善機制,避免了生產過多或是不足,這也讓這家企業積壓的庫存每個月減少了近1億元。
作為龍頭“鏈主”,這套數字化解決方案已服務上下游企業上百家。眼下,這樣的“鏈式轉型”新模式已在廣東14個地市開展,培育了9家“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33家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到2024年年底,將累計推動超4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鏈式改造”讓企業技改難度大大降低,而想要企業自己“造血”,還要為企業解決好技改的后顧之憂。就在上個月,一個由多個部門組成的技改專班搭建起來,從科技、產業、金融等多個領域,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 低空“領飛” 廣東新興產業新的增長點
眼下,廣東既要守好傳統制造業,通過技改讓老樹開新芽,還要加速培育新興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在廣東珠海,從“給政策優惠”到“給場景機會”,正在讓更多新興領域企業踏上騰飛之路。
記者來到珠海高新區科技產業局時,這里正在開一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會。
在這張無人機產業鏈圖譜上,按上中下游將產業鏈細化成幾十個部分,小到材料大到應用領域,都一目了然。還將產業鏈龍頭企業的名稱、所在地,在地圖上清晰地標了出來。
向企業拋出“橄欖枝”只是第一步,如何讓企業在廣東落地生根才是關鍵。在珠海高新區一片兩萬平方米的無人機試飛專用區域,有不少企業來這里排隊試飛,無人機往來穿梭,型號大小也各不相同。
不少企業為了就近測試飛行,專門在珠海高新區安家落戶。這家做無人機低空遙感網的企業不到兩年時間里,已經在這里布局了40多個無人機智能機庫。
企業來了,應用場景有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如何讓企業供需雙方高效準確地對接資源?在科技產業局采訪時,這位負責低空經濟產業的工作人員不間斷地接打電話,同時在電腦上記錄電話內容。
如今,廣東的消費級無人機占全球70%以上市場份額,工業級無人機占全球50%的市場份額,在省內實現低空經濟產業鏈完整配套。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等領域也涌現出更多的全國領先細分產業集群。不斷構筑的現代制造業新優勢,正在助力“再造一個新廣東”。 不斷探索 “大塊頭”廣東書寫大格局
廣東在我國的經濟大省里經濟總量排名第一。大省挑大梁,既體現在“大塊頭”里,又不只在“大塊頭”里。
在這場四季度的沖刺中,廣東的各級政府部門正堅決地圍著企業轉,把對企業的服務進一步做實、做細、做得主動。同時,政府為了更好服務企業,不斷推動自身的體制機制變革。大家攜手奔忙,創造出來的不僅是GDP總量的合理增長,更是新的鏈接模式、發展方式,是更好的應用場景、營商環境。
更加緊密的角色連接,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既能給四季度經濟“添磚加瓦”,還能為今后更長久的發展暢其路、通其脈。“大塊頭”書寫大格局,廣東的探索很辛苦,收獲不只在GDP里。
億航智能發布VT35新品 低空經濟商業化加速起飛
記者獲悉,億航智能10月13日全球首發新品VT35(復合翼構...(990 )人閱讀時間:2025-10-14滴滴入局低空經濟 產業資本加速搶占“空中的士”賽道
近期眾多鋰電廠商,包括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創新航科技...(680 )人閱讀時間:2025-10-13活力中國調研行|低空經濟重塑湖北竹山發展版圖
金秋時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麻家渡綠松石小鎮上的竹山通用機場...(687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中科星圖:低空經濟戰略西寧落地,攜手產業伙伴共建“一網統飛”
9月26日,中科星圖(688568)牽頭舉辦的2025星圖低...(858 )人閱讀時間:2025-09-30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