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勞動報
2024(第18屆)創業周暨全球創業周中國站(簡稱GEW)正在火熱舉辦。本屆創業周上,“低空經濟”成為新“熱詞”。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前景廣闊。當下,抓住這一熱點,站在風口趁勢起飛。”在11月21日創業周中國站一場低空經濟領域專場活動上,炘耀科創股東袁周祥告訴勞動報記者,經其參與研發的一款固定翼載人機即將面世。外形類似科幻電影里的固定翼載人無人機,同時具有可承載4名乘客的功能。未來,可在救援、旅游等場景場域下面去應用和推廣。
“盡管前期的研發成本高企,但在完成設計并投產后,其購買成本和后期維保的各項費用都會低于普通的直升機。”袁周祥說,他看好“低空經濟”的未來發展,而未來3年將是行業飛速發展的“黃金期”。
勞動報記者了解到,這個周末,創業周中國站還將舉辦一場低空經濟領域創新創業項目路演。涉及氫能源無人機、飛行等6個創業項目將輪番登場亮相。
“我們的研究領域涵蓋了低空飛行裝備的開發和低空智能化算法的研發兩大主線,其中裝備方面我們研發出了很多類型的低空裝備。比如微型空地兩用偵察機器人,小型的偵測機器人、便攜模塊化單兵多棲機器人、全天候作業多棲機器人等。還有重載多棲的輔運多棲機器人,以及噸級多棲重載的空海飛車等等。后續,我們的研發目標鎖定在多棲長續航重載飛行機器人。”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博士陳宇寧向勞動報記者表示,“低空經濟”正在高速發展,而在需求的探索中,科研團隊為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多種支撐。
“‘低空經濟’可謂‘虛實結合’,小型無人機是大家最早了解‘低空經濟’的切入點,它也可以在許多勘探、救援搶險的領域去推廣和應用。而大家能夠看到來自千機科技的無人機集群表演,則通過無人機的矩陣來賦能文旅。”上海數字文創暨元宇宙產業聯盟智庫專家惲晨琪表示,當下,以無人機為載體,同時結合相應的數字化算法,實線“無人”的操作,可以達到相應的產業增效。
“我相信‘低空經濟’未來的發展不僅是可以帶動我們的算法,實現技術增值,也會在更多便民場景中應用。”惲晨琪表示。
“借力創業周中國站的平臺,來實現‘組局’。把高校的科研團隊、訂單企業,以及各個子渠道都組合在一起,實現面對面交流。共同助力,達到推動經濟發展的‘井噴’的效果。”陳宇寧表示。
頭圖:“低空經濟”如何組局。受訪對象供圖
廣州打造全國首個“人力資源服務+低空經濟”產業融合發展聯合體
近日,廣州在大灣區(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創新中心成功舉辦一場聚...(858 )人閱讀時間:2025-10-15錨定低空產業!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在增城召
10月10日,以“安全筑基·領航未來”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低...(643 )人閱讀時間:2025-10-13從賽場到秀場:UTO悠途上海時裝周首秀開啟“戶外貼身第一層”
2025年10月12日,上海時裝周的舞臺上迎來了一位特殊的“...(842 )人閱讀時間:2025-10-13金山區聚焦“研發、制造、應用”全鏈布局 加快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一是構建協同發展產業生態。牽頭組建“華東低空經濟產業聯盟”...(844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