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孫倩文)10月25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在龍華區舉行。發布會上,龍華區委副書記、區長雷衛華從“兩大新產業、三大新動能、四大新城區、五大新福祉”四個方面,介紹龍華高質量發展情況。
雷衛華表示,龍華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作為深圳的制造業大區、產業大區,龍華區將肩負起經濟大區挑大梁的責任擔當,制定實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方案,以“四新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再造一個新龍華。
力爭“十五五”末GDP達到6000億元
再造一個新龍華
從工業重鎮到功能新區、行政區,再到納入深圳都市核心區,龍華區至今已實現三次歷史飛躍。當前,龍華發展處于轉型升級、高位求進的關鍵階段,正以新質生產力引領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建設。“我們有信心、有底氣,也有責任、有擔當,力爭到‘十五五’末GDP翻一番達到6000億元,再造一個新龍華。”雷衛華表示。
引進華為、美團、海克斯康等世界500強投資項目,邁瑞醫療、長城證券等上市企業投資項目......優質企業和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龍華區力爭到“十五五”末,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服務業增加值超過3600億元,商貿業規模超過48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2200億元。
近十年釋放出25平方公里優質發展空間,大量產業用房用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保障。龍華區還將持續拓增量、優存量、提質量,塑造10個以上現代主題產業園區,實施“工業上樓”打造500萬平方米“垂直工廠”,新增釋放8平方公里集中連片產業空間。
發展兩大“新產業”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根基
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過去一年,龍華區GDP歷史性突破三千億大關,達到3011億元,轄區穩居全國工業百強區第13位、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排名百強區第23位。今年上半年,龍華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GDP增長6.2%,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雷衛華表示,龍華區將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兩大“新產業”,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根基,加快打造“1+2+3”先進制造業體系,龍華產業發展更聚焦、更精準。
以數字經濟為引領,重點打造智能終端、網絡通信2個四千億級產業集群;以新能源、高端醫療器械2大產業為主要支撐,建設2個平方公里級的能源科技城和國際醫療器械城,打造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低空經濟、現代時尚3大產業為潛力新賽道,重點打造成3個300億級產業集群,形成新的增長引擎。加快構建“3+3+2”現代服務業體系,龍華區力爭到2026年,服務業增加值突破2000億元,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超過65%。
全區擁有三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兩家世界級“燈塔工廠”,數量均居全市第一,龍華高新園火炬納統企業增長率全市第一......產業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龍華區力爭到“十五五”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家級創新載體數量實現“雙翻番”。
建設四大“新城區”
增強城區發展“集約度”
“我們正加速推進梅林關片區規劃建設,對標紐約哈德遜城市廣場、巴黎拉德芳斯區打造垂直立體的‘軌道上蓋之城’,新增開發量達180萬平方米,總投資近700億元,‘英雄難過梅林關’將徹底成為歷史。”發布會上,雷衛華表示。
城市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是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龍華著力建設宜居、樞紐、韌性、智慧四大“新城區”,加快構建“區域協同、功能合理、集約高效”的城區空間開發利用體系,重點打造7個重點片區和11個集中連片開發區,增強城區發展“集約度”。
其中,龍華區強力推進11個集中連片用地整備,目前已釋放13平方公里優質空間,形成可招商用地3.15平方公里,截至9月底,集中連片開發完成總投資約117億元,體量居全市第一。
龍華城市能級日益提升。前不久,《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得國務院批復,規劃將龍華南部納入都市核心區范圍,在龍華北部規劃打造龍華中心。在此基礎上,龍華區提出南北“雙中心”、“雙十園”的戰略規劃,全面融入深圳市“一核多心網絡化”的城市空間格局,以高水平的城市規劃建設,帶動龍華城區高質量發展。
以南北“雙中心”推動龍華高質量發展,龍華的南部區域,座落深圳北站這一粵港澳大灣區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匯德大廈、匯隆商務中心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林立。接下來,龍華將全面建設北站數字經濟、大浪現代時尚、中部國際工程設計3個總部經濟集聚區,高標準建設龍華中軸數字產業核心區,打造承載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數字產業中樞”。龍華的北部區域,是面向未來重點打造的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深圳新一代中心區,將加快推進龍華中心片區規劃建設,打造成深圳都市圈北拓中心、生態宜居型綠美智城。
注重“三生”融合,龍華還因地制宜實施南北“雙十園”連通示范項目,將串聯九龍山、鷺湖、梅林關等超100平方公里的藍綠空間,促進自然與城區融合發展,建成后將成為全市建設規模最大、串聯公園數量最多的休閑游憩網絡。
廣州打造全國首個“人力資源服務+低空經濟”產業融合發展聯合體
近日,廣州在大灣區(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創新中心成功舉辦一場聚...(858 )人閱讀時間:2025-10-15錨定低空產業!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在增城召
10月10日,以“安全筑基·領航未來”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低...(643 )人閱讀時間:2025-10-13從賽場到秀場:UTO悠途上海時裝周首秀開啟“戶外貼身第一層”
2025年10月12日,上海時裝周的舞臺上迎來了一位特殊的“...(842 )人閱讀時間:2025-10-13金山區聚焦“研發、制造、應用”全鏈布局 加快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一是構建協同發展產業生態。牽頭組建“華東低空經濟產業聯盟”...(844 )人閱讀時間:2025-10-11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